车友群大全

蔚来ET5阜阳车友群_安徽省会合肥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线城市吗

{车友群}{蔚来}

蔚来ET5阜阳车友群,安徽省会合肥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线城市吗?

首先,不论从哪方面说,合肥在我们可以见到的未来永远不可能成为一线城市。

蔚来ET5阜阳车友群_安徽省会合肥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线城市吗-图1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论大家怎么定义所谓一线城市的概念,在中国不论发展到什么阶段,就是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一线城市也不可能一大把。

现在的一线城市是北上广深这四座城市,将来再增加一两座城市就到头了。也就是顶多六座城市,

通过观察宇宙最强国家美国就可以知道,一个体量和我们相似的国家也就几个一线城市?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下一个呢?西雅图、亚特兰大?好像不是。

我们假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一线城市是六座,这已经够多的了。

北上广深肉眼可见的未来好像地位无可撼动,那就剩两座候选城市可以选择了。

那么,论综合实力,合肥排在哪里呢?

说句实话,十几名开外。

有人说,合肥增长后劲足,发展潜力大。

这有点一厢情愿,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条件都相似,即使有后发优势,也差别不是天上地下了。

我认为目前除了四个一线城市,排在合肥之前的城市有如下几所。不分先后啊。

杭州、宁波、南京、苏州、无锡、厦门、福州、长沙、武汉、重庆、成都、西安、郑州、哈尔滨、沈阳、大连、济南、青岛。

这么大一串,能够超过那个呢?都不太容易。

无锡、福州、厦门、长沙、武汉、郑州、哈尔滨、沈阳、大连、济南?说起来容易,实际上每一座都是大山,别光想着合肥在发展,其他城市也在发展。

前面我再说了,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大家的发展要素禀赋没啥本质的区别。

合肥要超过这些城市,那就应该比他们更快一些,也不单是指经济上面的,一个经济指标决定不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的结论,合肥在我们可预见的未来是永远也不会成为一线城市的。

至于那些媒体捏造出来的什么新一线城市,就是玩文字游戏、偷换概念,实际上就是二线城市,只不过用新一线的名字命名大家很高兴,也不得罪人罢了。

皇帝的新衣大家都知道,但是一般情况下穿在自己身上就看不见了。

滁州经济发展迅猛?

未来或有可能,短期只是妄想。

滁州芜湖经济对比

从两座城市目前的情况来看,芜湖和滁州分别是安徽经济总量第二,第三的城市,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都无法挑战合肥第一的位置。

相对来看,目前芜湖省内第二的位置比较稳固,滁州2019GDP年差芜湖700多亿的,2020年上半年GDP滁州差芜湖293亿,差距看起来是越来越小了,这也反应了滁州经济发展在加速,但总的来说滁州五年内仍无法争夺安徽第二的位置。

而滁州面对省内第四的阜阳,仅200多亿的差值,如果不能把阜阳甩开,又凭什么坐三望二呢,怕就怕第二没争到,第三的位置却丢了。

2019年滁州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9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87元)距离芜湖的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6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45元),无论在城镇角度还是农村角度,差距都非常大。

行政区划及轨道交通

进入2020年,芜湖刚完成了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目前辖镜湖区、鸠江区、弋江区、湾沚区、繁昌区5个市辖区,市辖区数量超过了省城合肥的四个,城区面积完成了大范围的扩容。

而滁州目前仅两个市辖区,市辖区面积不到1400平方公里。

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和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预计在2020年底开通,在航运方面,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在交通运输方面,滁州落后芜湖很大一步。

知名企业

滁州上市企业有全柴动力,德力股份,开润股份等。相对来看,芜湖的上市企业数量更多,名气更大,海螺水泥、中公教育、三只松鼠等更是全国知名的品牌。

滁州优势

滁州仅靠合肥和南京,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层城市,仅从这一角度来看,滁州都有很广的发展前景。

利用地理优势,打好经济基础,无论如何,滁州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会差。至于能否超越芜湖,交给时间好了。

合肥是个什么样的城市?

合肥,对于安徽省外的人,他是安徽的省会,是一个科技创新城市,好多科技大项目都在合肥,享誉海内外的中科大少年班就在合肥;经历了多年的努力,现在终于是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也经过多年的建设,好多火车都走合肥走了,尤其是重庆、四川、湖北等地去南京和上海的人,终于知道还有合肥这个城市。对于安徽省内的人来说,他是一个全省的政治中心,全省好一点的企业大多搬到合肥,巢湖也被分拆了。

合肥是一个科技创新城市,有一个目标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科技成果就是在合肥这块土地上诞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有两个是上海张江和北京怀柔,其实就是因为有中科院的背景,中科院与中科大之间也是有渊源的,这点不过多表述了。离开了中科院,什么科技创新、科学中心,啥都不是。

合肥经历了近20年的铁路建设,现在是重庆、四川、湖北等地去南京和上海(沪汉蓉客运专线),厦门、福州、上饶等地去往北京(合福高铁)的交汇点,交汇但不相通。合肥的弟兄硬是把沪汉蓉说成了合宁高铁、合武高铁,就是通车时间不同嘛;合福硬是说成了京福,实际上蚌埠往北还是共线。

对于省内的老百姓来说,我之前的表述已经很多了,有些人认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不能客观。毕竟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但事实上这些年,搬往合肥的企业是真的不少,前些年也把巢湖市分拆了,扩大了合肥的版图,某些人可以说搬到合肥之后,这些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但我们想一想放在原处,在国家大发展这个大背景下,这些就不能发展了?搬的、拆的都是优质资产,如果照着这某些人的思维,那厦门、宁波、青岛、大连就别发展了。你也别说现在安徽第二城市芜湖,怎么样怎么样,与合肥差的远着呢!看看厦门、宁波等地,他们与省会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其实合肥应该向南京学习,不要老想着什么都是老大,政治上做好,经济上做足,按市场办事。个人觉得,合肥作为省会,与其他省会城市比较,是省内人最没有认同感的一个,也是负面评价最多的一个,所以说合肥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大家觉得合肥这个城市怎么样?

我最有资格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

合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大概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合肥是一个很小的城市横竖不超过十公里。那个时候合肥市的百货大楼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所有合肥人买东西基本上都在哪里买,可以说是非常繁华的商业街。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程,合肥市近几十年的翻天覆地变化,已经胖了N圈,你不服不行!

从“环城时代”走向“环湖时代”,未来还将不断地造城,围绕着巢湖做文章,巢湖真的是合肥宝贵的财富之一!还有“中科大”等很多知名企业都在合肥。

城市大了,大家的出行也太方便了,从南边的滨湖到北城都有一百公里左右,从东边的肥东到西边的蜀山区也将近一百公里。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这是中国综合性国家的科学中心,另外还有不少的重点高校建立在这里。合肥其实是一个有着不错的经济潜力,在未来的发展中的潜力也是比较巨大的。合肥还被评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城市。而合肥在上半年的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全国的第一名,它的经济表现在全国中所有的城市中还是相当的出色的。

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年来,合肥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量级不断提升。2022年,合肥迈入特大级城市、万亿级俱乐部,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创新之都,宛如一匹厚积薄发的黑马,正在经历一场高速的“城市大裂变”

{蔚来}{车友群}

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与网友投稿,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联系本站客服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idianev.com/qun/130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