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群大全

蔚来ET5蚌埠车友群_大家觉得合肥这个城市怎么样

{车友群}{蔚来}

蔚来ET5蚌埠车友群,大家觉得合肥这个城市怎么样?

我最有资格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

蔚来ET5蚌埠车友群_大家觉得合肥这个城市怎么样-图1

合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大概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合肥是一个很小的城市横竖不超过十公里。那个时候合肥市的百货大楼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所有合肥人买东西基本上都在哪里买,可以说是非常繁华的商业街。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程,合肥市近几十年的翻天覆地变化,已经胖了N圈,你不服不行!

从“环城时代”走向“环湖时代”,未来还将不断地造城,围绕着巢湖做文章,巢湖真的是合肥宝贵的财富之一!还有“中科大”等很多知名企业都在合肥。

城市大了,大家的出行也太方便了,从南边的滨湖到北城都有一百公里左右,从东边的肥东到西边的蜀山区也将近一百公里。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这是中国综合性国家的科学中心,另外还有不少的重点高校建立在这里。合肥其实是一个有着不错的经济潜力,在未来的发展中的潜力也是比较巨大的。合肥还被评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城市。而合肥在上半年的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全国的第一名,它的经济表现在全国中所有的城市中还是相当的出色的。

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年来,合肥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量级不断提升。2022年,合肥迈入特大级城市、万亿级俱乐部,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创新之都,宛如一匹厚积薄发的黑马,正在经历一场高速的“城市大裂变”

新能源汽车能不能跑长途?

首先从车的角度上,新能源汽车当然能跑长途,从物理学的角度上说,这些车都具备了跑长途的基本条件。但能不能跑得顺利?这事儿,就得另说了。

因为,跑得顺不顺利,不取决于车,而取决于服务设施的便利程度。

前阵子为了宣传,蔚来汽车曾做过一次G4 高速公路从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到深圳的长途实验。

在媒体的注视下,几辆崭新的蔚来汽车,全都顺利的完成了测试。

据蔚来汽车公司宣布,其快速换电站已在 G4 京港奥高速设置了16 个高速服务区,未来计划到 2020 年时,在全国建设超过 1100 座换电站,同时投放超过 1200 辆移动充电车,已解决用户长途出行的问题。

看着是不是让人感到很振奋?但看上去很美的快速换电池服务站,很快就被一个汽车自媒体的账户扒得一地鸡毛。

当然,我们不能指责蔚来汽车的努力,毕竟里程焦虑症是所有新能源汽车的通病。

在这个问题上,不论是售价超过百万的特斯拉,还是售价10万左右的国产代步新能源汽车全部如此,无一例外。

蔚来汽车的快速换电池服务站,不过是在目前车载电池,技术上很难大幅度扩充容量,及快速充电(秒充)等问题时,想要另辟蹊径谋求解决之路。

但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快速换电池服务,背后不但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某些法律层面的困境。

毕竟,如果你买了一辆崭新的蔚来汽车,只开了200公里,就给换上了一块旧电池,你的心理能不能接受,这还是个问题。

但蔚来汽车在服务上的尝试,恰好可以说明我的观点,以及你关注的问题。

这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进度,可能需要的并不是,电池技术爆发式的突破,而是服务设施(充电桩)密度。

以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准来说,达到500km巡航距离的新车并不罕见,特斯拉和比亚迪都可以很轻松的做到这一点。

但问题是在高速环境下奔跑,标称能够达到500km巡航距离的汽车,通常情况只能跑到200km多一点儿。

而这个巡航距离,还没有考虑气候这个因素,如果在东北地区冬天的寒冷天气下,标称500km的特斯拉,不用在高速上,就是城市道路,最多也只能跑两百公里多点。

这是充电电池自身特性造成的,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参考一下自己的手机,冬天寒冷环境下,电池的续航时间。

既然在车辆本身目前的技术很难取得突破,那另一个解决的途径就是增加充电桩的数量。

参考一下,目前我们在高速上加油站的间隔距离,大概是50km~60km一个。

之所以按照这个距离布置,是以我们汽车油箱油表灯亮了以后,能够继续行驶的距离计算的(其实是适当放大了)。

那按此推论的话,国内充电桩的布置就需要比加油站的密度更大才行。毕竟,加油不过几分钟的时间,而充电至少40分钟以上。

最后,我们来回到题主的问题,新能源汽车能不能跑长途!答案是能跑,但从能跑到跑的舒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比亚迪最终选择了合肥什么地方?

比亚迪安徽工厂共有三个-合肥落户长丰

近日关于比亚迪汽车落户合肥的话题仍在讨论,核心问题在具体落户合肥什么位置,以及具体将会合作哪些项目,下面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长丰下塘无为实业蚌埠刀片电池

其实比亚迪早已经在安徽布局,只是要循序渐进的扩展业务范围;无为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中,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钢结构加工、轨道交通构建、工程机械、机电设备、电子设备,以及零部件的研发设计与制造,包括云轨使用的轨道梁。也就是说无为比亚迪主要是为轨道交通业务服务,了解比亚迪的云轨吗?下图就是。

「刀片电池」是比亚迪研发制造的特殊的磷酸铁锂电池,特点是形状为长片型,能有效提升电池组的空间利用率,提高电池组的体积能量密度;而且一般的电池组是由电芯组成模组、模组组成电池组总成,刀片电池跳过模组直接PACK,这样的设计还是很有颠覆性的。那么再综合其材料成本、制造成本的双重优势,以及极高的稳定性的优势,这种电池在2021年实现了铁锂电池装车量超2000%的增长。

可以说这种电池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各地对于刀片电池都很有兴趣;目前有重庆璧山工厂、年产能规划35GWh,长沙基地规划20GWh,再有就是安徽蚌埠的20GWh。

至此比亚迪安徽工厂已经有满足轨道交通基础,已经乘用车和商用车制造的核心;那么下一步就是要规划整车制造了,这个规划落地的地方就是合肥的长丰县下塘镇,这个“镇子”看似没有什么感觉但实际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下塘镇是合肥首批镇级市,是合肥很重要的卫星城,很多重要的项目都可能落户到下塘。

新能源汽车(乘用)新能源客车

这两个项目会是下塘未来的方向。

除了整车制造以外,预计也会有功率半导体的项目合作;不过这只是预测,具体是否会有或合适会有还不能确定;以合肥和比亚迪的格局,比亚迪和安徽的合作应当会更加深入。比亚迪的云轨也有很大概率在安徽各大城市建设,云轨相比地铁的有极大的优势。

综上所述,比亚迪在安徽的工厂应当会越来越多,安徽也将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发展重心;不论国轩高科、江淮汽车还是新势力品牌的蔚来,这些都说明了合肥真的是有战略眼光的。比亚迪在合肥应当会大有作为,刀片电池与DM-i系统可能会在安徽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据传比亚迪的DM-i总成规划了100万台的产能,以目前的销量走势来分析,这个产能应当是包括外供的。

DM-i是ECVT架构的强增程插电混动汽车,使用的是刀片电池;车辆以先进的三电和内燃机技术实现了综合油耗的半数以上的下降,并且具备纯电性能能力,使用体验与电动汽车相当。这样的车以10万的价格起售注定会加速燃油车的淘汰,大势已定,大订数量和销量走势也说明了这一点;“合蚌线”能够以此为基础的话,安徽未来可能会遍地都是王朝品牌汽车和比亚迪电动大巴。

关于云轨的优势可以简单了解一下,地铁的施工难度很大且工期非常长,合肥印象中应当已经修建了几年的地铁工程但似乎还没有结束;而云轨的建设周期最短不足一年,且轨道梁等核心架构都是生产好之后再运输组装,这就能大幅降低建设成本了。重点是云轨不占用路面资源,包括“柱”的尺寸也是很小的,车辆又是在高空运行,这种立体交通网对于解决拥堵很有意义;重庆的轻轨就是云轨的一种,西安、重庆、深圳等城市也有云轨,比亚迪的云轨还出口到智利、巴西、菲律宾、泰国、埃及等国家。

其实曾经的蚌埠、宿州等城市也规划了云轨的建设,只是因一些其他原因而暂时搁置了。

结语:关于比亚迪的安徽布局基本成型,未来的安徽可能会是比亚迪的大本营。

最后在聊一个特殊的问题,就是“蚌埠”是个什么意思?众所周知珍珠在大蚌里。曾经的淮河边上有一个渔夫,在打鱼的时候救下了一只被鸬鹚叼住的河蚌;这个河蚌为了报答渔夫而化身为一位美丽的姑娘,嫁给了渔夫的儿子。有一年淮河发水,姑娘帮渔民打鱼得罪了龙王而被杀死;渔民们为了纪念河蚌姑娘在其坟墓上放置了一颗珍珠,渔民们也能借着珍珠的光打鱼。于是每年都有渔民给珍珠坟填土,久而久之变成了一座蚌山,围绕蚌山建起一座城就叫做蚌埠,埠的意思就是码头——其实蚌埠才是真正的珍珠港,合肥是庐州,合、蚌、宿、连云港这一条线可能会围绕新能源技术打开一条潜力无限大的经济区。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安徽省吸引人才落户就业创业有哪些举措?

安徽宿州,全面放开城镇落户,对相关人才较高给予10万元购房补贴。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全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出吸引人才落户的政策了。

安徽宿州是四线城市,是@淮上楼 的老家,在安徽也只能排到七八名。这两年人口有回流,经济有起色,但对人才的需求也很迫切。

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马太效应明显,非头部城市只有别出心裁的路线才有可能突破自身限制。安徽宿州打造的中国云都就是要利用自身优势,开启新的竞争领域。低线城市只要能推出相对同级优厚的政策,再加上产业吸纳力,人口应不至于被虹吸干净。

安徽合肥把政府像企业一样经营,豪赌引进京东方、芯片企业、蔚来汽车等等,能不能持续吸引人才落户在强手如林的长三角核心区还是有难度的。合肥的基础科研优势还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产业化不够,对高端科研人才有一定吸引力,但无法大量吸引一般人才。

合肥靠什么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合肥虽然是后起之秀,似乎和一些老牌城市无法相提并论,但国家中心城市,合肥明显有自己的优势。

1.合肥的区位合适

九大国中城市

目前国中获批的有9个城市,合肥距离上海360公里左右,距离武汉300公里左右,西边距离郑州450公里,南边距离广州更是达到1000公里,暂且不论南方,合肥刚好在郑州,武汉,上海这三大国中的近似中心处,更不用说当年伟人考察安徽时说的,合肥不错,为皖之中,从长考虑,似较适宜。

在这个范围内,南京距离上海太近,南京东侧需要辐射的城市都在上海的影响范围内。

而合肥不同,阜阳,蚌埠,淮南,六安,安庆,池州,芜湖,马鞍山,宣城,铜陵,滁州,环绕合肥,距离合肥距离都是在100来公里上下,而且大部分处于欠发达,国内属于中等偏下,急需政策支持的地方,这一片区域人口达到4千万,数百万人在外打工,这一块发展起来,可以承接东中,成为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的桥梁,让东中之间没有断层。

2.合肥快速发展的底气

2021年百强城市

合肥2000年GDP全国排名82位,2020年排名20位,20年上升了62位,是全国排名提升最快的城市,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发布合肥排名第19位。大部分人对合肥上限的推测都在12-15位左右。国中目前是9个,如果扩大到12-15个左右,合肥就是有力的竞争者。

3.合肥科技实力的加分

中国芯

众所周知,合肥目前是国家四大科学中心之一。中科大对合肥的加成自不必说。人工可控核聚变等大科学装置,科学岛,量子计算机,量子加密,人工智能等等,合肥在前沿及基础科学的研究实力上绝对是全国领先,任何一项突破,就有可能改变我们的未来。

在半导体,新能源,屏幕显示等代表发展的产业上,合肥都有扎实的布局,长鑫存储生产的国产DDR4内存2019年量产,多年深受国外内存厂家刁难的我们有了自己的产品。这样一个里程碑式,全国网友都调侃 自从光威发布了国产内存,金士顿、三星的工厂突然就不着火了,不发大水了。员工也不罢工了,产能也够了,价格突然就降了。

新能源领域,太阳能电池,合肥的阳光电源,通威,早已经是国内有名的厂商。新能源电池上,合肥本土的国轩高科,引入中航锂电,比亚迪,合肥市政府投资并成功引入蔚来汽车,大众也选择江淮,成立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布局新能源企业。至于屏幕显示上,合肥投资京东方的案例 早已经成为国内各城市招商引资上的经典案例。合肥不仅引入京东方,还把京东方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一并打包招来。玻璃基板的彩虹,康宁;显示面板产线设备的欣奕华,通彩,商巨,凯世通;显示面板光学材料领域的乐凯,三利谱,翰博,泰沃达;靶材领域的先导,江丰电子,拓吉泰等,下游的长虹,惠科,京东方视讯等等。

这三项,任何一城引入一个产业都可以大写特写。合肥却成功拿下三项,可以这么说,国内任何一个后发城市在这上面都无法和合肥媲美。

合肥可以说是整个安徽6000多万江淮儿女的希望,合肥强,则安徽有了主心骨;合肥盛,安徽人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连接东西的合肥

{蔚来}{车友群}

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与网友投稿,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联系本站客服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idianev.com/qun/133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