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群大全

蔚来ET5芜湖车友群_奇瑞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车友群}{蔚来}

蔚来ET5芜湖车友群,奇瑞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技术奇瑞”是奇瑞一直以来的宣传口号,当然大多数人也认可,可以预见燃油车的生命周期内很难再有其他国产品牌是奇瑞的对手了,但是新能源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蔚来ET5芜湖车友群_奇瑞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图1

如果奇瑞拿着现在的技术回来十年前,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的本田,但是看现在的国内汽车的发展方向,从研发到追赶,奇瑞有进入了一个轮回。

奇瑞汽车1997年成立,先后推出了QQ、A3、风云系列、东方之子等经典的车型,可以说是国产品牌中三大件完全自己研发生产最早的车企之一。

发动机从最早从英国购买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但是由于技术原因直到1999年奇瑞的第一台发动机才正式点火下线,后来奇瑞生产的汽车也让奇瑞赚了钱,到后来与奥地利AVL合作生产发动机,期间奇瑞学到了很多发动机制造技术,2005年奇瑞第一台自主研发的ACTECO发动机,就是搭载在QQ车型上的0.8升发动机,再到后来的二代ACTECO发动机,其中1.5T知道现在奇瑞的很多车型依然在使用,中间奇瑞也推出过多款发动机,1.6升机械增压发动机,3.0六缸发动机等等。

千呼万唤的直喷发动机一经上市可以说就难寻对手,1.6T/2.0T两款直喷发动机动力绝对不输市面上大多数的发动机,甚至超过了很多豪华品牌同排量。

变速箱的研发奇瑞也一直在做,其自主研发的CVT变速箱、4AT变速箱,后来其CVT变速箱转让给了万里扬,后来的吉利品牌下的车型也有搭载这款CVT变速箱。

底盘部分可以说也是奇瑞的强项,A3X、T1X、M1X、M3X等平台,从轿车到SUV,小型车到中大型车全部可以兼容。

奇瑞技术是有的,沉寂苦心钻研终于在近两年迎来的收获,尤其是在今年2022年这几个月销量超过了10万辆,但是目前的方向在新能源,纯燃油车还有多长的生命周期谁也不知道。

以后可能是纯电或者混动的天下,但是奇瑞的混动好像市场反馈并不理想,可以预见燃油车生命周期内很难有其他自主品牌是它的对手了,未来就很难说了。

百度无人车现在有哪些进展?

2018年2月1日消息,美国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发布了2017年度自动驾驶车辆路测脱离报告,这算是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各公司的年度成绩单了。

首先公布一下这次无人车2017年“期末考试”的第一名:谷歌旗下公司Waymo。

自动驾驶里程为35万2545英里,脱离仅63次;[遥遥领先,十分厉害]

再说一下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百度美研共有4辆无人车自动驾驶里程为1971英里,发生脱离的次数为48次;[这个成绩一般般吧,不算丢人,但也说不到有多好,如果真的要排名的话,还是那句老话: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2017年的无人车“期末考试”过后,Robin可以放松的大笑一下了。

那么第二名是谁呢?——老牌汽车公司通用,它的94辆路测无人车,自动驾驶里程达13万1676英里,脱离105次,[这个成绩相当不俗,比百度的技术略靠谱,所以排名第二吧]

注意,下面就是一些后进生了:

奔驰3辆车跑了1087英里,脱离842次;[惨不忍睹]

大众、宝马都没有路测数据;

特斯拉也是0路测数据;

蔚来汽车也是0路测数据;

[这里要点名批评一下特斯拉,主打无人驾驶概念卖车的它,竟然也是0路测数据,马斯克你耍滑头了啊]

最后提一句,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公司没有按照规定提交报告数据;[捂脸]

不知道老贾有没有放弃治疗?

合肥靠什么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合肥虽然是后起之秀,似乎和一些老牌城市无法相提并论,但国家中心城市,合肥明显有自己的优势。

1.合肥的区位合适

九大国中城市

目前国中获批的有9个城市,合肥距离上海360公里左右,距离武汉300公里左右,西边距离郑州450公里,南边距离广州更是达到1000公里,暂且不论南方,合肥刚好在郑州,武汉,上海这三大国中的近似中心处,更不用说当年伟人考察安徽时说的,合肥不错,为皖之中,从长考虑,似较适宜。

在这个范围内,南京距离上海太近,南京东侧需要辐射的城市都在上海的影响范围内。

而合肥不同,阜阳,蚌埠,淮南,六安,安庆,池州,芜湖,马鞍山,宣城,铜陵,滁州,环绕合肥,距离合肥距离都是在100来公里上下,而且大部分处于欠发达,国内属于中等偏下,急需政策支持的地方,这一片区域人口达到4千万,数百万人在外打工,这一块发展起来,可以承接东中,成为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的桥梁,让东中之间没有断层。

2.合肥快速发展的底气

2021年百强城市

合肥2000年GDP全国排名82位,2020年排名20位,20年上升了62位,是全国排名提升最快的城市,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发布合肥排名第19位。大部分人对合肥上限的推测都在12-15位左右。国中目前是9个,如果扩大到12-15个左右,合肥就是有力的竞争者。

3.合肥科技实力的加分

中国芯

众所周知,合肥目前是国家四大科学中心之一。中科大对合肥的加成自不必说。人工可控核聚变等大科学装置,科学岛,量子计算机,量子加密,人工智能等等,合肥在前沿及基础科学的研究实力上绝对是全国领先,任何一项突破,就有可能改变我们的未来。

在半导体,新能源,屏幕显示等代表发展的产业上,合肥都有扎实的布局,长鑫存储生产的国产DDR4内存2019年量产,多年深受国外内存厂家刁难的我们有了自己的产品。这样一个里程碑式,全国网友都调侃 自从光威发布了国产内存,金士顿、三星的工厂突然就不着火了,不发大水了。员工也不罢工了,产能也够了,价格突然就降了。

新能源领域,太阳能电池,合肥的阳光电源,通威,早已经是国内有名的厂商。新能源电池上,合肥本土的国轩高科,引入中航锂电,比亚迪,合肥市政府投资并成功引入蔚来汽车,大众也选择江淮,成立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布局新能源企业。至于屏幕显示上,合肥投资京东方的案例 早已经成为国内各城市招商引资上的经典案例。合肥不仅引入京东方,还把京东方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一并打包招来。玻璃基板的彩虹,康宁;显示面板产线设备的欣奕华,通彩,商巨,凯世通;显示面板光学材料领域的乐凯,三利谱,翰博,泰沃达;靶材领域的先导,江丰电子,拓吉泰等,下游的长虹,惠科,京东方视讯等等。

这三项,任何一城引入一个产业都可以大写特写。合肥却成功拿下三项,可以这么说,国内任何一个后发城市在这上面都无法和合肥媲美。

合肥可以说是整个安徽6000多万江淮儿女的希望,合肥强,则安徽有了主心骨;合肥盛,安徽人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连接东西的合肥

吉利汽车和奇瑞汽车?

感谢邀请,下面我来说一下自己的见解[祈祷]

第一点:目前双方车企在售车辆,吉利是15款车型其中一款是mpv,6款轿车,8款suv,奇瑞是9款车型分别是3款轿车,6款suv以上都不包含各企业的新能源,从目前数据来说现在无论是哪方企业对于suv的着重点来说都在占据大量的资源和市场,那么就来分析各价位车辆的优劣势。

第二点:首先如果准备在7万内办全,注意是办全包括各种费用。如果在轿车的话我比较推荐吉利2020款1.5CVT亚运版远景,在与奇瑞艾瑞泽5对比的情况下,同样价位,艾瑞泽没有自动挡和其他功能,包括在7万内能包括有ESP来讲这一点对于远景来说是太友好了,包括目前年轻人的car life 和car play在艾瑞泽上没有体现的,毕竟一个自动挡就差不多可以否决了吧。(个人见解)

第三点:如果想7万内买辆SUV的话,个人建议还是算了吧,要嘛手动丐版要吗自动丐版,或者买的是五座车只有驾驶室两个座位比较舒服点儿,我开过吉利x3真心的后排不要考虑,可以给女生用,但是如果家庭考虑的话不推荐了。下面我会推荐10万左右的SUV给大家选择。

第四点:来到了10万左右的区间那就确定在10万办全的来讲一下,唉,对比了一下还是要推荐吉利帝豪GL了(本人声明不是吉利的舔狗🐶也不是吉利雇来的水军真心不是,纯属个人见解而已)

没啥别的8.49的价位左右吉利本家的宾瑞不推荐,1.0T三缸机,而且和奇瑞的艾瑞泽5三款系列的同样的情况2670的轴距,帝豪GL的是2700,配置就不用说,吉利在这方面做的也是蛮到位的。

第五点:说一下SUV了,来到这一块就比较有意思了,吉利本家的要打仗,奇瑞还是没有推荐的[流泪][流泪]相同车型价格高,我要推荐三个吉利的车型,缤越,帝豪GS,远景X6,那么问题来了,条友们你们觉得这三个里面这个帝豪GS算什么那,跨界SUV?轿跑SUV?定义模糊直接不讲了,这一块比较简单些了,喜欢稳重老成的可以看看远景x6,喜欢年轻激进的可以选择性能小钢炮缤越。

第六点:这个只说说吉利博瑞吧,奇瑞没有中级车,曾经的奇瑞东方之子那真的是一代经典,可现在也家道中落了,书归正传,那么博瑞这个车吧,最早的时候人送最美中国车,但是随机而来的1.8T动力差,毛病多,这车在二手车市场可谓是打折王,但是随着新能源的加持已经技术的更新目前来说博瑞也算是在国产中级车内站住脚了,虽然销量平平吧,和它对标的传祺GA6也是平分秋色。包括吉利自己的MPV嘉际,不过说到这个车,我觉得在同等价位内话除了五菱凯捷以外应该也没有其他的对手了吧。

第七点:在两车企之间SUV的选择吉利要更胜一筹因为还有icon,博越,星越,豪越,这里就不多说了,下次咱们在分析这些。

第八点:中级suv的爱恨情仇,在这里必须推荐奇瑞瑞虎8[流泪][流泪][流泪]终于可以推荐奇瑞了,瑞虎8可以说在相应的价位可以首选国产第一,长安的虚标王咱就不说了哈,虎8的两个心脏,在下推荐1.6T的197匹马力,7档湿式双离合,2710的轴距,就单单这几个还想要啥自行车。并且在1.6T丐版上有矩阵式大灯,可见奇瑞的造车重心目前也在SUV上不断下功夫,就是这音响不咋滴,4个喇叭比较寒酸了些。13万内的中级车瑞虎8是个不错的选择。

总结:以上就是我自己对两车企的所售车辆的见解,纯属个人见解,肯定有不喜欢的,也请您轻点喷,人无完人,车无完车,不黑车,也不舔车。不过看着国产车越来越实用,越来越能敢和一些合资车辆叫板也是衷心的感到骄傲。好了,感谢邀请。也祝能看完这边文章的你事事如意,2021牛转钱坤,家和万事兴[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比亚迪在我看来是现在新能源汽车里是较优的?

客观评价可能不容易接受

DM3.0/4.0平台是目前最先进的插电混动系统,搭载该系统的唐宋Dm也是目前最理想的插电混动汽车。

E平台在技术领域仍为最先进的纯电动汽车平台,但以这套平台打造的量产车性价比并不是很高,责任在于产品规划。

从燃油车转型为纯电动汽车仍需要较长的时间,仅依靠动力电池自身的能量密度提升必然有瓶颈,而且以安全与能量密度的关系分析也已经达到了瓶颈;这点即使是比亚迪的镍钴锰酸锂电池已经超级磷酸铁锂也不例外,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如何突破是整个领域的难题。

所以在这一阶段内插电式混动汽车仍会是主流,因为三种运行模式可以满足日常短途通勤以EV降低成本,中低速代步驾驶以REEV增程模式与HEV油电混合模式切换实现低能耗,同时可以节油则无里程焦虑。如超级电容能装车的话,超高倍率以及超大比例的动能回收将会实现行驶中快速的充电,这一技术似乎也已经开始装备量产车了。

在竞品仍在研究动力传递器(ECVT),或者以DM1.0绿混研发升级EDU,亦或者以P2.5架构折腾变速箱的时期,比亚迪的DM4.0并联式插电混动系统做到了集成全部混动模式。从内燃机与BSG的结合,到DCT与BSG的协同运动,再到P3/P4架构永磁同步电机的独立驱动系统,这种看似复杂到又能高度集成的混动平台已经做到了混动车时代的巅峰水平;而且4.0系统还会出现效果更高的行车发电模式,综合能耗还会大幅降低。达到这一水平后竞品已经无需继续升级,学习奥迪丰田去战略合作是最理想的方式。

至于成功的量产车只认可唐与宋ProDm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三擎版做到了极致,双擎版也终于实现了EV/REEV后驱以及HEV四驱的切换,丰富的驱动模式带来了丰富的驾驶乐趣。而将秦ProDm以及宋maxDm排出在外,原因正是因为这两台车的双擎版还是P3前置永磁同步电机,只有前驱对于比亚迪王朝系列而言绝对是资源浪费,因为P3变后驱P4对于比亚迪而言没有升级的技术障碍,所以这两台车还不算比亚迪汽车应该有的较优水平。

纯电动汽车比亚迪存在产品规划上的诸多不足

量产车推秦唐宋元EV版均无非常理想的销量,原因有提供电芯终身质保导致成本不可控,很多消费者明知比亚迪EV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高价仍然把消费者推给了北汽上汽等品牌。其次产品设计仍存在不足,EV汽车的设计语言普遍超越燃油燃油车一个时代,初期的浮夸或科幻感已经逐渐被消费市场认可,比亚迪为控制设计成本让燃油版、混动版与EV版共同外壳,这点也是缺少吸引力的原因吧。

其次在小秦以及E3没有上市之前,比亚迪已经没有一台能针对B端市场的网约车型,对于比亚迪而言这是绝对的错误。而放着艾格团队做冷板凳又用回了万年C柱,E3和小秦作为网约车型也是有些尴尬。而E1作为F0换壳的微型车缺少吸引力也不够资格进入网约车领域,但是高颜值的E2总是足够了,可是这台车的轴距竟然只有2610mm,短了4公分则决定了主流城市均不允许这台车进入网约车阵营,这是不是产品规划的失误呢?

比亚迪汽车有非常优秀的技术,但是在产品规划以及销售领域似乎存在诸多不足,产品的定位不参考消费市场的真实需求,而是由一群年轻的工程师们靠想象打造,这些年轻人开过几天车或者说有时间开车吗?不开车他们怎么能知道车主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盲目的定位自然会出现错误。

其次重卡领域固守EV令人不解,PHEV技术以及超级电容技术不仅可以解决重卡的短途接驳能耗,同时也能以¼~⅓的程度降低综合能耗;同时还能解决掉液力缓速器高成本以及喷淋刹车有危险的技术遗留问题,通过这些技术掌握了卡车司机们的大脑等于掌握了半个消费市场,何乐不为呢?固守燃油车领域不抛弃不放弃是大错而特错,比亚迪早晚会在这一方面栽个大跟头。

本文由天和Auto原创发布,内容请勿站外搬运,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蔚来}{车友群}

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与网友投稿,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联系本站客服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idianev.com/qun/1335.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