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群大全

蔚来ET5韶关车友群_谁将继续盘踞十大城市

{车友群}{蔚来}

蔚来ET5韶关车友群,谁将继续盘踞十大城市?

再有十年时间,现有的十大城市格局恐怕也很难被打破,但十强内部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排名调整。

蔚来ET5韶关车友群_谁将继续盘踞十大城市-图1

说一下个人的感觉吧:

1.上海

2020年最新的世界城市分级排名里,上海被评为A+,全球仅次于伦敦和纽约。

上海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的出海口,背靠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在国内几乎是不可撼动的。

从各方面指标来衡量,包括经济、科教医疗、城市地位、定位等指标在内,上海都是国内顶尖水平,堪称完美。

过去一百年,上海都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十年后,也是如此。

2.北京。

北京是我国首都,也是现阶段国内唯一能够和上海比肩的城市,从城市地位和定位上看,两座城市都是直辖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旗鼓相当。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经济更强;北京作为首都,在高校和国企总部方面优势更大。

实际上,现阶段把北京排在第一更合理,但之所以认为十年后会被上海反超,是因为北京一直在转移非首都功能,包括雄安新区的设立,以后可能会迁入大量的国企总部、高校、医院等。

这就导致,一方面未来的北京会承担更加纯粹的首都功能,另一方面大量高校、国企、医院等非首都功能的外迁,会让北京的经济、科教医疗东实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3.重庆。

从经济质量以及影响力上看,也许广州、深圳更好,但从单纯的体量来说,拥有超过三千万人口、今天GDP已经追上广州的重庆,十年后大概率会进一步提升排名,跻身前三。

重庆的人均指标可能会是个短板,但随着总量的不断增长,人均指标上的差距也会逐渐缩小;

而从城市地位和定位上看,作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龙头城市的重庆,也担得起这个名次。

4.广州。

近代以来,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实力一直不弱,几乎没有跌出过前四;再往前追溯,广州作为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商业航运中心,历史超过千年。

历史的惯性是强大的,很多人不好广州,但广州的历史和底蕴,足以保证这座城市短时间内不可能衰落;更何况,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也是国家目前政策和资源的重点支持城市。

十年之后,广州的GDP也许不在前四了,但从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来看,广州前四的位置依旧很稳。

5.深圳。

今天的深圳,实力之强大是公认的。

不过相比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甚至是武汉、南京等强二线城市,深圳的短板也很明显,那就是科教、医疗资源以及管辖面积的不足。

深圳今天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之所以这么强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经济太强、政策支持和定位太给力、巨头企业太多。

归根结底,深圳的强,是经济上的强,领先其他强二线城市太多。

深圳的问题是管辖面积太小,如果未来无法扩容,城市发展空间势必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速。

一旦深圳在经济上的优势消失,哪怕政策力度不减、巨头企业依然强大,深圳的影响力也可能会被削弱,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会下降,这样的话,深圳在高校、医疗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就会被放大。

6.成都。

内陆城市,成都的地理位置优势是非常突出的,背靠四川这个人口超过八千万的腹地,四川盆地这个大后方撑起了成都的战略地位,面积广阔、地形平坦的成都平原又撑起了成都的发展空间。

无论城市级别与定位,还是政策支持与资源,成都都不缺,而且还都是国内最顶级的。

单从经济上看,更远的未来,成都的上限甚至可能是前五,但以十年为单位衡量的话,第六名也不错了。

7.武汉。

把范围限制在中西部地区,如果说,成都是中西部地区的上海,那武汉就是中西部地区的北京。

作为中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两座城市,成都类似于上海,经济更发达,对外贸易更发达,知名度更高,并且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潜力巨大的腹地;而武汉更像北京,国企众多,高校云集,在周边地区实力一枝独秀。

强二线城市里,武汉和南京是仅有的两个没有短板的,因此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武汉有底子有政策有资源,未来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重新恢复快速发展,十年后,武汉的合理位置应该是第七。

8-9.杭州-南京。

同成都、武汉的情况差不多,把范围限制在华东地区的话,杭州类似于华东地区的上海,而南京则是华东地区的北京。

上海-成都-杭州,北京-武汉-南京,一脉相承,两两对应,前者都是各方面比较均衡,但经济上的优势更突出,知名度更高,而后者则是高校云集,科教实力更强。

之所以把杭州-南京这一对放到成都-武汉之后,是因为前者在政策支持力度上要稍微落后于后者,从全国范围的地理位置上看,成都和武汉虽然周边地区相对落后,但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更大。

10.苏州。

苏州的经济实力毋庸置疑,十年后,排名更靠前的某些城市,也许GDP也很难追上。

但这也是苏州为数不多的优势了,与前十强其他城市相比,苏州强大的经济实力不足以弥补其他方面的差距;但十强外的其他城市则不具备这种能力。

因此,以十年为单位衡量,苏州位居前十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郑州等城市很有可能替代苏州的位置。

最后,我是@全城探秘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哟!

油车真的没有未来吗?

燃油车至少可以开到2038年,20年以后逐步淘汰是必然,但肯定不是纯电动汽车的市场,新能源车之所以“新”,是因为它环保!虽然他们的优势明显,但两大痛点才是硬伤,个个戳心。

目前市面上挂着新能源“标签”的车型主要是插电混动、油电混动、增程式这些车,他们的本质依然还是燃油车,而纯电动汽车摆脱了发动机,但电的主要来源依然是火力发电,勉强能称之为“新能源”,总之,以下6个理由足以印证。

NO.1 从环保层面来看

目前量产的车型中,氢燃料汽车或许能做到,但其成本较高,目前还未有突破性技术,还有待时间和市场来验证,但从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时间来看,氢燃料技术或者其他新能源汽车技术不会超过10年,从成熟到接受市场验证至少还需20年。

NO.2 从全球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来看

绝大部分车企都在2030-2040年之间,虽然国内一些车企已经宣布停售或停产燃油车,但绝大部分车企停售燃油车的最早时间为2030年,这就意味着,接下来8年以内,燃油车都还会陆续在销售。

一般家用车的生命周期平均在8年左右,假如最后一台车是2030年售出,意味着至少会开到2038年,在这段时间内,燃油车依然是主要交通工具。

NO.3 从国人消费、观念层面来看

车不仅仅只是一个代步工具,绝大部分家庭有能力一定会买更贵、更可靠的车型,实用还要有“面子”,一旦买了又不会轻易去换车,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路面上还有15年以前的车型。

更贵的车,现在新能源汽车完全能做到,但“更可靠”,也就是安全、经久耐用、质量稳定的车,肯定不会选新能源汽车,毕竟短短几年,不仅技术更新换代快,也没经受市场检验。从这个角度来说,至少5年以内,绝大部分人买车依然会选择燃油车。

换句话来说,即便想买新能源汽车,但很多车型由于各种原因,产能不足,全部实行预定,有的车型订单都排到了七八个月之后。

NO.4 从新能源汽车本身来看

痛点一、“省油是真,省钱是假”

以纯电动汽车为例,平均一公里电费低至1毛钱,省钱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详细算一笔经济账,会发现它的综合用车成本远高于同级燃油车。

费用1、油费与电费

同样行驶10万公里,对比燃油车与纯电动汽车的用车费用之后二者差距一目了然。纯电动汽车百公里耗电大概在14-20度电左右,以我个人车辆为例,百公里耗电约17度,日常以家用充电桩为主,少部分使用外面公用充电桩,平均一度电约8毛左右。

这样算下来,10万公里电费为1.36万,再来算一下燃油车的费用,以92号汽油为例,百公里油耗算8L,现在油价算9.2元/L,10万公里总油费为7.36万,也就是说纯电动汽车比燃油车省了6万。

费 用2、养车费用

很多人都说纯电动汽车保养费用很便宜,10000-20000公里保养一次,除了机油、机滤、燃油滤芯、火花塞等零部件外,其他保养项目和燃油车大同小异,单次只需工时费,一般都在200以内,其实不然。

纯电动汽车的维修成本几乎是燃油车的1.6-2.3倍,这是海外专业数据公司 We Predict历时5年对其进行了探究得出的结论,公信度很高,为什么维修成本会那么高?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

其一,目前市面保有量较少,新能源汽车毕竟是最近几年的车型,保有量少,很多零部件市面都没有生产,维修案例较少,技术难度大,即便有其费用也很高。另外很多车企都要求保养维修需要到指定4S店,否则就可能无法享受“三电质保”,到4S店维修,费用自然无需多说。

其二、全车布局雷达、传感器等技术,传感器普遍都在车身表面,有时候很小的磕磕碰碰都可能损坏传感器,只换不修,动辄就是上万。

其三、车身结构设计、用料不一样,比如像特斯拉车身采用一体式压铸成型,采用全铝车身,有Model Y车主倒车时撞到了后墙,4S店维修报价高达20万,要知道新车也只需28万左右,当然这是一个特例,可能对电池、各类高端元器件造成损害较大。

相对而言,虽然燃油车保养项目略多,但整体保养、维修费用并不算高。

费用3、保险费用

新能源汽车保险普遍比燃油车略贵,很多车型每年保费至少比燃油车贵2000+,其原因就像上面所说,维修成本较高,保险公司自然上调保费,甚至很多车型出过险,第二年多家保险公司都不承保。

费用4、新车溢价

新能源汽车受到“缺芯”、产能不足等因素影响,有的热门车型不仅一车难求还不断涨价,同级别同款车型,纯电动汽车至少比燃油车贵4万以上。

其他费用:二手车保值率偏低

纯电动汽车前3年保值率还不错,但5年后,其保值率直线下降,很多车型打4折都没人愿意接手,市面保有量较少,二手车评估标准不全,续航焦虑、电池安全、电池寿命、技术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整体二手车的保值率都很低。

同样是15万的两款车型,5年后燃油二手车可能卖八九万,而纯电动汽车估计5万都没人愿意收,至少亏了四五万。

前面我们算过,10万公里纯电动汽车省了6万,但是综合算算新车溢价(4万),二手车亏4万+,保险每年多2000+,这还不算维修、可能需要更换电池、电费涨价等费用。

总之,如果只算经济账,纯电动汽车用车成本高于燃油车,同样,插电混动、油电混动、增程式也是类似的道理。

痛点二、充电难、充电慢,充电太心酸

首先,动力电池续航里程“虚标”严重,比如官方续航580千米,正常驾驶情况下,实际续航至少打6-8折,尤其像“冬季低温+快车速+暖气空调”,这几乎是纯电动汽车的“克星”,续航打5折都正常。

其次,安装充电桩条件多,小区物业普遍要求必须是产权车位,同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安装,没买房子、没买车位的车主想要用家用充电桩确实不易,自然充电费用就高。

每逢节假日,服务区排队等待充电的画面不忍直视,高速路上原地待命的拖车都多了起来。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充电桩较少,充电时间太慢,虽然很多车型30%-80%的电量只需半小时左右,但如果车多,等待时间就很长,有的人可能需要充一个多小时,但普遍不会低于半小时,假如有5人等待,至少需要排队等待三四个小时,时间成本太高。

纯电动汽车之所以在当前阶段很“火”,也是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其自身优势很明显,比如动力性能远超同级燃油车,20万的纯电动汽车,但看动力性能,几乎可以媲美四五十万的燃油车,甚至享受百万超跑的零百加速。

同样,它的“绿牌”优势,舒适性,智能辅助驾驶,科技感、智能化、炫酷的外观等等优势,再加上政策导向,都是它发展迅速的原因。但问题在于,它依靠电力,而国内目前7成左右还是依靠火力发电,加上电池本身的环保属性,从根本上来说,它并不是绝对环保,只能说是当前阶段,燃油车向真正新能源汽车的过渡产品,这也包括插电混动车型。

NO.4 从社会层面来看

据2021年末的数据,仅仅中石油、中石化两家企业的职工数量就高达180万,共纳税超5500亿,再算算燃油车整条生物链的工人,这是很庞大的体系,关乎太多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

NO.5 从能源层面来看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总会有枯竭的一天,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从国内环境来看,超70%的石油都依赖进口,石油进口一旦“出现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因此摆脱能源依赖,新能源汽车也是势在必行。

NO.6 从油价层面来看

现在95号汽油已经迈入“10元时代”,要知道4年前,油价还是“6元时代”,油价上涨,增加了出行成本,加之现在交通工具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利,很多人选择公共交通,用车频率明显减少。

但是,油价上涨绝对不是燃油车加速淘汰的“导火索”,要开车的人,油价再高,也会去加油,不开燃油车的人,哪怕充电再便宜,也会因为某个充电桩便宜几毛而排队等待充电。

总之,燃油车肯定会被淘汰,但至少也是20年以后的事,而插电混动、纯电动、氢能源等车型会在接下来的15年内迅速发展。

电动汽车当下买靠谱吗?

《电动车司机养成记》

关于电的解决方案:

1.私人家冲桩

2.换电站(终生免费)

3.超大续航电池

4.各种品牌充电地图

5.超级充电桩

6.一键加电(无论在哪,一下单奶妈车就到你面前为你加电)

关于电动车我给出我的两个真实使用情景:

【情景一】疫情期间免费中山一日游(免费换电&免过路费)

410km出发...16km回到换电站

来回总里程316km

中途在中山市区晃荡了约1小时..

回到深圳毫无压力!

没有记录具体公里数大概30多km..

回程快到目的地了眼看还有四块电..

结果刚到换电站前面停了3辆车..

心凉凉凉了一半..

排第三位换电的大哥说“还有最后一块就是你的了!”

瞬间如天赐甘泉般发自内心的喜悦!

刚换完电对面又来了一辆蔚来...🤫🤫🤫

【情景二】第一次挑战0km..

见到换电站犹如见到亲妈般亲切...

get到低电驾驶技巧:

1.要慢开(30-60km/小时 掉电满,有时候还会涨电)

2.要匀速(提前预判道路提前松油门,减少踩刹车)

3.关闭设备(各种省电,能关掉的设备都关掉)

4.合理选路(宁愿选路径短也不要选时间快的路线)

5.心情舒坦(当作挑战0km,刷新自己的新纪录,实在不行我还有蔚来强大后援救援小哥哥🤣)

电动车司机的心一定很宽,但体一定不胖[呲牙]

{蔚来}{车友群}

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与网友投稿,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联系本站客服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idianev.com/qun/169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