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理想L7车友群,李白的诗都有哪些?
提起李白,便马上想到他的“诗仙”之名,想到余光中写的“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对,就是那么豪气,李白成就了半个盛唐。
十块钱在少年国学阅读书架上买了轻薄的一本《李太白全集》,开卷就被第一首《古风其一》震了一下,我们的诗仙原来如此豪迈自信,且预言自己的成就也是相当准确了。潇洒率性的诗仙自夸也是与众不同,非寻常的中庸自谦,是自视极高,而他的旷时才学一直佐证着这一点。
古风 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李白一生传世之作千余之多,这本选集只选录了三百多首诗作,我们以前课本收录的不过其中一小小部分,余外亦皆精品佳作,值得细细一一赏读。
李白被誉为“诗仙”,其实词作水平也很高,如:
秋风清——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菩萨蛮·其一——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菩萨蛮·其二——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
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
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忆秦娥——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连理枝——
雪盖宫楼闭,罗幕昏金翠。
斗压阑干,香心淡薄,梅梢轻倚。
喷宝猊香烬麝烟浓,馥红绡翠被。
浅画云垂帔,点滴昭阳泪。
咫尺宸居,君恩断绝,似远千里。
望水晶帘外竹枝寒,守羊车未至。
为什么湖北六千万人可以支撑起除武汉外的两个副中心?
人口才6,000万的湖北为什么有两个副中心,而人口一个亿的河南只有一个副中心城市呢?
其实这与两个省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不同,领导人决策思维不一样所决定的。其发展与一个省有一个或几个副中心与周边城市发展相关不太大。
先看湖北,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山地占了56%,丘陵占了24%,平原湖区占了20%,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被誉为“千湖之省”。
在计划经济时代,湖北就是以工业立省地方。反观河南地势呈望北向南,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历来就是我国的粮食主要生产地。
湖北以工业立省,先前是设三个副中心的,老贾下台,老罗上台后,设立两个副中心,正好与省中心武汉构成三角,好去带动周边城市。但真正的除了武汉能带动点外,宜昌有三峡
和襄樊有东风汽车被选为副中心城市,
但说真的这两个城市都得到了好处,但对周边几个城市影响却受之有愧,因为荆州荆门和十堰随州大家几斤几两都清楚的很,不跟他们玩。
反观河南,一主一副,有点像精兵简政,构建中原平城市群。全省的主要力量都投入到郑州及周边去,可洛阳是十三朝古都,
特别是大唐朝在这里设都时可是让中国名扬世界。再说这里的工业制造在新中国工业史上都占有一笔,至于省内其他城市各有各的特点。
但比起洛阳和郑州来要差多了。
{理想}{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