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理想L8车友群,为什么佛山人喜欢喝茶?
“得闲饮茶啊!”是不少佛山人标配的寒暄方式,早茶是很多街坊家庭聚会的首选,饱满的虾饺、软糯的凤爪、松软的马拉糕,饮早茶饮的是一种情怀,吃的是一种心情。
饮早茶是广东人特有的饮食文化
早从清朝时期已经开始在佛山盛行了
当时在佛山出现一种“一厘馆”的食肆,门口挂着“茶话”二字的木牌,内部都是很简陋,客人可以在这里歇脚、吃东西……慢慢“茶话”变成了“茶居”,在格调上,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变成了一个为文人雅士提供消磨时间的地方。
上世纪初公正路有笑尘寰、三品楼等酒家/资料图片
后来,茶居已经不能满足客人所需了,于是就扩大成为了现在流传下来的“茶楼”。自清末以来,茶楼彼落此起,历久不衰,鼎盛时期遍布佛山各个角落,可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而最热闹的,当属市井味道最醇厚的升平路一带。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升平路上曾同时经营着茶楼、酒家等40多家。虽然当年众多茶楼如今已湮没在岁月的尘埃里,但回忆里的美味勾起的,却是一段段难忘的往事。
你可能会很好奇,难道当时的所有的佛山人都已经那么幸福,都可以每天出入茶楼,吃到丰盛的早茶了吗?其实不,当时曾经有一句流传的话“有钱楼上楼,没钱地下蹴”。
为了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出现了“二厘馆”,茶资只要二厘,而茶楼就要去到三分六厘,足足相差十几倍。
我们现在所说的“一盅两件”也是从那时候引申进来的,一盅两件指的是一盅劣茶,两件粗制点心。
底层的民众如搬运工、码头工人……他们只吃得一盅两件,虽然都是粗制的点心,但是在那时候喝茶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消遣放松的方式了,毕竟可以大家一起吹吹水,解解闷。
难怪在佛山,我们更多的会是称为“叹茶”。叹一词,在粤语来说,可以说是享受之意,与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喝上一杯早茶,吃上几口点心,无论是从古至今,都已经是变成了佛山生活的一部分。
也有人说,在佛山,喝茶是一种交际的方式。的确,在满足吃喝的胃口之后,还可以联络了感情,交流了信息,甚至还会谈成一桩生意。
在佛山,叹茶也需要“江湖规矩”
看似简单的喝茶,噢不,是叹茶!其实学问还不少,也可以叫做是我们佛山人喝茶的“江湖规矩”了
叩指谢茶
主人给客人斟茶的时候,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表谢意,我们把这个叫做叩茶礼。这其实是来源于当世乾隆皇帝来到一家茶馆,随行的仆从斟茶时,因为要跪受的,但是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就把食指和中指做成屈膝的姿势,代替下跪了。
不过,叩手不是随便叩:未婚人士用食指叩;已婚人士并拢食指、中指而叩,代表夫妻两人敬叩。这种叩手谢茶,在茶楼酒店常见。
自揭壶盖
茶楼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行规,如要续水,由茶客自己打开壶盖。如今在佛山的茶楼,那些把壶盖打开三分之一,静等服务员续水的,就是老茶客了。大声招呼小姐续水的,不是新茶客,就是外地人。
茶壶盖反扣
茶壶盖反扣,说明客人埋了单。
另外,斟茶从左边斟起,按顺时针转一圈,到了反手的时候,换只手再斟。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斟茶不能斟得太满哦!
我们一起来这些地方叹早茶
在佛山,好多饮早茶的地方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味道始终从一而终的好,更装载着我们的情怀!
金城大酒店
一家由小吃到大的餐厅,是佛山人喝早茶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作为佛山老牌星级酒店出品还算不过不失,感觉就是老味道,所以去那里喝茶的街坊络绎不绝。可以去试试百花肠,20年来都是金城酒店的招牌。
人均:55
推荐:虾饺、香煎鱼嘴、百花肠
地址:汾江中路125号金城大酒店内
稻香酒店
稻香出品一向都很稳定,上环境优美,大厅金碧辉煌,特定时段五折。榴莲酥造型别致,外酥里嫩,香甜可口;油炸糯米鸡外衣很酥脆,内有咸蛋黄和糯米,很美味!
人均:55
推荐:咸骨粥、潮州粉果、糯米鸡
地址:南海大道北南海广场第八层L8-2A/B/C商铺
世纪东方大酒楼
清香、微甜的桂花糕,浓香的椰汁,口感滑溜,有种像儿时啫喱的感觉,最适合祖庙君这类小清新了!
在几乎所有食品都用机器生产的今天,世纪东方大酒楼还坚持人手制作点心,并且笃诚于点心文化的传承,就算风微人往,也忘不了美点好茶里人情的味道。
人均:50
推荐:桂花糕、虾饺、椰子糕
地址:东方广场水晶城2-3楼
丰谷酒家
鹏瑞利的丰谷酒楼是祖庙君喝早茶的一个据点之一,每次都挑靠墙边位置适合聊天,皮蛋瘦肉粥味道不错,皮蛋和瘦肉有一定份量,米够绵,牛肉球有惊喜,一笼有五个。吃完可以下去商场逛逛逛!
人均:50
推荐:肠粉、小米糕、虾饺
地址:桂澜南路45号鹏瑞利季华广场2层
珠江大酒店
老佛山喝茶好去处,几十年的历史伴随着佛山人的成长,很多人捧场有的时候需要拼位,出品能够保持水准不错!肠粉好滑,酱油味道也调得好,牛肉丸份量足,赞!
人均:45
推荐:奶黄包、肠粉、酥皮核桃包
地址:亲仁路1号珠江大酒店(市中医院对面)
岭南茶楼
岭南茶楼,就算人多得经常要排位,依然是不少街坊最常去的茶楼!店内的点心兼具传统与创新,非常具有特色哦!各种加大版本的点心,趣味十足!
人均:50
推荐:虾饺、特色大油条、宣传木马
地址:禅城区忠义路51号文华里美食天地A6-7铺
在今天现在的两点一线,快节奏的生活中,来个一盅两件,来杯醇厚的普洱茶,跟自己的三五知己聊上一个早上,生活就这么简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是一个整体,后来因地壳运动、地震活动,海水冲涮等原因,台陆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没有沉入海底的出现台湾本岛。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据载:1971年和1974年,分别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据考古学家考证,“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来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证明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当然,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种。他们是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共同祖先。
台湾简称台。历史变迁中,产生了很多名称,叫法。今试着列举几个,加一说明。台湾战国时期称“岛夷”;秦时称“瀛洲”。两汉、三国时期称“东鲲”和“夷洲”。公元230年,三国时期的孙权派卫温等率军浮海至夷洲。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琉求”。隋炀帝三次派人去驻守、管理和慰问。史籍记载:公元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也有少量汉民开始向台湾本岛发展。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在澎湖、妈祖地区的汉族人民已有很多、台湾本岛也有相当数量的汉人生活。他们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生产力发展,经济收入也有了明显地提高,带动了与大陆内地沟通与联系。
公元12世纪中后期,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称“琉球”,也曾派兵前往台湾驻守。元世祖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万历时期,台湾正式定名为“台湾”。明天启四年(1624年)和天启六年(1626年),西班牙人、荷兰人分别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1642年西班牙被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台湾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明末清初(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1662年),郑成功击败了荷兰驻军,从荷兰手中收复了台湾。当时,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1683年,清朝施琅进军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备,隶属于福建省。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把台湾、淡水两地作为通商口岸向列强开放。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到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同年,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设台湾行省,加强管辖。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翌年(1895年)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被日本统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1895-1945年)。期间,台湾人民在著名的爱国志士丘逢甲、徐骧等带领下,进行了英勇的反割台斗争,刘永福的黑旗军也作了英勇抗击。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包括琉球群岛)必须归还中国。据《波茨坦公告》第8条的补充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抗日战争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的精神,台湾(包括琉球群岛)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华民国复置台湾称省。1972年,美军擅自将琉球群岛移交给日本托管(主权不属于日本),琉球民众曾聚众抗议美军剥夺他们独立自主的权利。解放战争时期,台湾人民举行了英勇的“二·二八起义”。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后,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如今,台湾在民进党等分裂组织的鼓噪、操弄下,有人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相信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是坚决不会答应的!
{理想}{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