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C7东营车友群,国产车质量过得去的有影响力的是否就这五款?
国产车质量、影响力以及技术水平,目前看属于“一超多强”的格局。我们以合资的平均水平画一条线,超过这条线的列为一线品牌,也就是多强,而题目中所列的五款车,四款都属于多强之一。
宝骏严格来说属于合资品牌,虽然在宝骏这里,国产和合资的界限已经非常模糊了,但它的全名仍然叫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包括五菱也是一样,利润通用都是要拿走一半的。
哪怕不考虑国产还是合资这一因素,宝骏的质量、影响力和技术水平也是上不得台面的,放在国产车里,顶多就是个二线。从技术水平的角度来说,只能是三线。用的都是通用淘汰下来的技术,技术落后,但是外形打造的还不错,比国产车还像国产车。
多强之一、吉利吉利是我目前比较看好,但是未来并不看好的一个品牌。现在的吉利,尤其是在收购了沃尔沃之后,把沃尔沃的技术、管理以及品牌价值利用到了极限,让吉利也产生了蜕变。不仅仅是让星瑞等车型上用上了沃尔沃的发动机,在企业的管理,品控,等方面,吉利也吸取了养分。
收购沃尔沃之后,李书福并没有直接派人去接管,而是让吉利这边各个岗位抽调了一部分骨干到沃尔沃,同时从沃尔沃那边也抽调了一部分骨干来到吉利,两边取长补短,不光学习技术,更学习理念和管理。之后双方打造出领克这一品牌,的确堪称国货之光。
尴尬的是,领克说自己属于合资品牌……或许,贴上合资的标签,能多买几辆车。
多强之二、哈弗(长城)国产SUV领军者,销量榜里铁打的H6,奠定了其地位。而对于哈弗(长城)以及WEY的解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销量。长城的柠檬平台、湿式双离合,以及目前当家的1.5T,2.0T发动机,都是独当一面的存在。以H6为例,不仅仅动力总成成熟,整体车辆的设计、品控、用料都堪称厚道,多年的销量冠军并非浪得虚名。
再比如搭载GW4C20B的F7X,最大马力224Ps,最大扭矩385牛米,百公里加速可以破7秒。比之30万级别的合资性能车也毫不逊色。
包括在插混领域,DHT平台已经发布了,首款DHT车型将会搭载在长城WEY摩卡上,虽然现在还没发评价其表现,但是彰显出的技术水平也值得期待。
当然,长城也不是没有缺点,我个人对它的意见就是——山寨降逼格。本来有技术,有里子,可是在外观设计上,总还让人诟病。坦克800,谁看了谁说像库里南,欧拉朋克猫,更是照搬人家甲壳虫的设计。我觉得啊,过去,咱没根底的时候,学人家没啥,可是现在你发动机变速箱都自己研发了,就差一个外观吗?就不能自己设计吗?
多强之三、长安长安在一线品牌中,品控做得也是相当不错的,可是用料却是最不厚道的,最合资的。感觉国产车企,只要和国外品牌合资的,多多少少都会学点减配的“本事”,懂车帝做了一期H6和CS75P的对比拆解,长安的用料真实有点惨不忍睹。
不过话说回来,长安的投诉率并不高,而且蓝鲸发动机的确是有很高的水平。像是锐程CC,CS55,蓝鲸版的逸动,都是非常值得购买的车型。
只是,现在长安面临的问题是燃油车的转型,在新能源领域,长安并没有什么建树,在不久之后的产业升级中,很有可能被落下来。
多强之四、红旗这是中国本土,天生带着贵族基因的豪华品牌。哪怕它现在你看不出什么来,但是,这个名字放在这,它什么都会有。现在它有自己的发动机,有自己的底盘,虽然发动机的表现并没有太过出色,但是性能足够,驾驶体验不错,油耗略高也算不上什么大毛病。
红旗承载着中国人的信仰,国家也在有意去扶植,所以它不管是技术还是产品,是肯定不会被落下的。未来,不管是纯电还是插混领域,哪里不行补哪里。听说现在已经订购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想必在新能源领域要有大动作。
多强之五、广汽销量很一般,但是技术实力还是有的,甚至可以说,在多强之中也能排在前面。广汽传祺的1.5T、2.0T发动机,放在全世界范围内也都是一流的水平。新能源领域里,分出去的埃安也稳稳地站住了脚跟。MPV领域里的M8,轿车里的GA8,其实都属于被埋没的好车。也正是受早期GS4干式双离合的影响,以至于广汽的车型始终很难打开市场。
总结起来,广汽的技术水平一流,品控也不错,但是现在在为之前的口碑买单。
而且,广汽埃安多次吹牛,就连中科院院士都出来打脸了,对品牌形象是个不小的打击。
多强之六、奇瑞奇瑞行不行?别人问我的时候,我只能这么说,买1.6T的吧,1.6T发动机+格特拉格的7速湿式双离合,还算不错。对得起十来万的价位。
奇瑞分出过多个子品牌,乱七八糟的,现在能保持市场占有率的大概就只剩下捷途和星途了。捷途汽车我经常推荐,1.6T和虎8是一样的动力总成,用料能差一些,不过现在是终身质保了,值得信赖。而星途则有点对不起那个价格,包括被人寄予厚望的星途揽月,价位已经触碰到了插电式混动的区间,产品的竞争力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
不过话说回来,哪怕就一款1.6T,奇瑞也在自主品牌里有一席之地,而且现在有2.0T了。
只是,在新能源领域,奇瑞并没有什么建树。
以上七个品牌都属于国产一线,也就是多强之一,性价比都要远超同价位的合资车水平的,甚至同级别对比也不落下风。当然,我一个车评人所了解的信息也有限,毕竟人家厂家有很多技术储备是并不对外公开的,只是一家之言罢了。
一超:比亚迪多强之间,难分伯仲,不过作为超级存在的比亚迪,优势就相对明显了。我们都知道,比亚迪在三电领域里独树一帜,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拥有全部三电技术的车企。另外,不光是电池电机电控,在燃油车领域的发动机,比亚迪也走在了世界前列。骁云1.5L自吸发动机做到了43%的热效率,目前在量产车中排第一。现在各大车企纷纷表示停止内燃机的研发,这个记录很有可能被保持下去……
43%的热效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亚迪能通过电控系统,让电机辅助发动机,使其始终保持在43%的效率区间。比亚迪秦Plus DM-i,百公里3.8L油,还是保守计算,实测甚至可以低于3L。当然,用插电式混动和燃油车相比,不是一个技术模式,可是……凭什么一定要把插电式混动和燃油强行分开?燃油车能做的事情,插混车都能做,没有续航焦虑,一样可以当油车。而且更加省油,动力更强,体验更好。
之所以把比亚迪列为超级车企,从现在资本市场的反馈中也能略见一二。比亚迪目前市值已经超过了奔驰,仅次于大众丰田和特斯拉,位列第四。可见资本市场对其的看好。而比亚迪自己也的确有实力。DM-i车型完全做到了对燃油车的技术碾压,刀片电池,安全性更是给纯电车树立了标杆。不得不说,燃油车的淘汰已经不可避免,而这第一枪,是比亚迪最先打响的。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50%。
长期以来,宁德时代占据着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近50%的市场份额。正是由于极高的行业地位,才成就了宁德时代的万亿市值。但是,宁德时代想要保住50%的市场份额并不容易。
一方面,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车企中一枝独秀,近几个月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份额均在30%左右。比亚迪去年在国内销售超过180万辆新能源汽车,今年预计有望达到300万辆,将占据新能源车市中的大量增量。基于自身商业模式和技术积累,比亚迪会长期坚持采用自产电池。
同时,比亚迪正开放电池外供,也对宁德时代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有消息称,比亚迪已经进入了宁德时代最大的电池客户特斯拉的供应链名单。比亚迪还在去年和一汽集团新建了合资工厂,一汽丰田新推出的电动车bZ3采用比亚迪的三电系统。
另一方面,近年来,多家国内二线动力电池厂商,试图通过低价争抢宁德时代市场份额,这些企业也在加快布局产能,随着产能陆续释放,行业竞争会更加激烈。中国动力电池产量将在今年突破1000GWh,但每年的增速会随着新能源市场的体量增大而放缓。而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的不完全统计,国内主要动力电池企业到2025年的合计规划产能已经突破3000GWh。随着产能大于供给,价格战在所难免。
此外,越来越多与宁德时代有着深度合作的车企开始选择多点的电池供应商。例如,理想汽车最新推出的理想L7 Air和理想L8 Air分别配备了蜂巢能源和欣旺达的电池。根据工信部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蔚来的ES8、ES6、EC7,电芯供应商也将包括中创新航。此前,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的电池均由宁德时代独家供应。
蔚来ec7尾翼怎么开?
1. 蔚来ec7尾翼需要手动开启。2. 因为蔚来ec7尾翼是一种辅助空气动力学装置,可以在高速行驶时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操控性,但在低速行驶时会增加风阻,影响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所以需要手动开启。3. 车辆行驶到一定速度后,尾翼会自动升起,但也可以通过车辆中控屏幕上的“尾翼”按钮手动开启或关闭尾翼。同时,也可以通过车辆的“驾驶模式”设置来调整尾翼的开启方式和角度,以适应不同的驾驶场景。
蔚来ec7和es7区别?
答:蔚来ec7和es7的区别在造型和天窗上。
ec7是溜背造型,es7不是,其次体现在电子科技的应用上,ec7提供了与全新ES8一样的后排液晶控制屏,还可以选装N-Box增强娱乐主机,es7没有。
另外就是天窗——基于溜背式,ec7配备全景天幕(不可开启),它的新意体现在可以选装智能调光的全景天幕。
以上为两者区别。
蔚来汽车12月销量?
预计1万左右
蔚来发布公告称,由于需求疲软以及供应链的限制,12月在生产和交付方面面临挑战。今年四季度交付指引下调至3.85万—3.95万辆。此前四季度交付指引为4.3万—4.8万辆,调整幅度为10%-18%。根据蔚来此前发布的产销数据,10月份蔚来交付量为10059辆,11月份交付量为14178辆,合计交付24237辆。
{蔚来}{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