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C7保山车友群,蔚来ec7正式上市?
2022年12月24日,NIO Day 2022活动中,蔚来 EC7已经正式上市。新车定位中大型Coupe SUV,基于NT2.0技术平台打造,是蔚来本次NIO Day中推出的一款全新车型,蔚来官方定义EC7是纯电新物种之外的更新的物种,它充分还原Coupe SUV的颜值和美感。
吉利汽车值不值得购买?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要统一的回复回答,但既然问到了,我个人又是吉利汽车的车主,免不了说上几句心里话。
我本人的状况是这样:
我于2008年十月入手了第一辆吉利汽车,是吉利旗下的自由舰。这款车属于微型,小巧而灵活,但自重却不低,油耗也偏高,前期达到了9个油,后来随着技术的愈加熟练,油耗降到了7个左右。这款车我开了十年多,去年十一月卖出,再次买入的,还是吉利,是吉利新帝豪百万款纪念版。
这款车属于紧凑型。车身照比原先的自由舰大了许多,抢眼的是车体的内饰令我流连忘返挪不动步,思前想后的激烈挣扎过后,我终于下定决心,摈弃了原先想入手日系车的打算,直接提车走人。
这款车开到现在,将近一年时间,行程近15000公里,感觉很合胃口,驾驶体验很舒适,完全没有像人们说的那样后悔无及。
车子的内饰不必说了。现在人们争论的焦点,普遍反应在油耗上面,说吉利就是一辆喝油的机器,油老虎的名号名不虚传。
但我个人的体验是真的没感觉到怎么费油。我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在6.5-6.8区间,虽然照比日系车费了一些,但完全在接受的范围之内,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狼颃不堪——那些说吉利百公里油耗在8/9个以上的人,真的不知道是否确实开过了吉利汽车,虽然以讹传讹不是该有的风范和作为,我们也不提倡这种带有明显歧视和污蔑性质的质疑、责难,但确实有人见吉利就喷,见人说好就开骂。我个人就经常受到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把我说成了吉利水军,我倒是想成为所谓的水军,关键是谁给我这个水军的待遇?
但吉利也有明显的缺点。我个人的感觉是以下几点:
减震过硬,过个小坎小坡都感觉必须把速度降至20左右方可;
A柱过宽,这个虽然出于安全考虑有此必要,但却遮挡了大部分的视线,尤其是转向的时候,更是感觉遮挡严重,视线很差;
起步有些肉,1.5自吸的动力,想不肉都难。尤其是夏天开了空调,更感觉这车吃力拔劲,但一旦跑起来,风头绝对不让其他车系。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吉利汽车的整体感受,希望能对阁下有所助益。
蔚来ec7和et7哪个值得购买?
蔚来ec7值得购买
蔚来ec7是蔚来汽车生产的一款纯电动SUV车型,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在逐渐扩大,而且在政策的扶持下,购买新能源汽车也能享受到一定的优惠政策,这也为蔚来ec7的购买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蔚来ec7充电口怎么关?
蔚来EC7的充电口可以通过按下车内的充电口开关来关闭。这个开关通常位于驾驶员座位旁边的控制面板上。按下开关后,充电口会自动关闭。如果充电口无法关闭,可能是因为充电线还在连接,需要先拔掉充电线,然后再按下开关。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建议联系蔚来客服寻求帮助。
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哪个更有未来?
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可以说是自主品牌中的第一梯队车企。不管是从汽车产品的销量还说品牌的影响力,这两家汽车制造企业都可以说是旗鼓相当。长城有自己的高端品牌-WEI。吉利有自己的高端品牌-领克。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两家企业走了路线有所不一样。如果硬要说未来的发展趋势哪个更好,短期内个人更看好吉利,但长期还是看好长城。我只是一个汽车修理,并不是所谓的某些人眼中的水军,就两家企业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请各位看完在来是否决定要喷我。
先说长城,为什么说长期我更看好的长城的发展。
长城汽车起步于皮卡,在国内皮卡的制造领域,要说长城排第二的话,那么久没有那个敢排第一。长城皮卡的销量已经遥遥领先国内其他的皮卡制造领域。长城炮的上市,又一次成了中国皮卡发展的方向标。长城皮卡质量的稳定性及性价比也是其赢得消费者的一把利器。如果中国进一步解禁皮卡政策,长城皮卡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长城汽车起步于皮卡,但其发展与SUV,当年为了抢占SUV的红利,不惜停掉轿车。光H6单一车型的累计销量达到500万的销量,这惊人数字的背后为长城汽车积累了多少技术。正时有之前的技术沉淀,长城才能在后续开发出WEI这样的高端车型。在技术方面,长城汽车走的是从逆向研发到正向研发,这和中国大多数车企的路子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见证了长城的发展。
对于一个制造企业来说,技术的不断投入与发展才能走的更换。
在来说说吉利吧,为什么短期内看好吉利
吉利汽车是这两年发展势头迅猛的一个自主品牌。这也是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才有的现象。自从收购沃尔沃后的吉利,吉利帝豪就像开了挂一样,要颜值有颜值,要配置有配置。
吉利自从收购沃尔沃之后,俨然成了一个收购狂魔,先后收购马来西亚宝腾汽车、莲花汽车,入股奔驰、Smart等等。从此走上了国际路线,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团队都是来自国际高端人才,给吉利的发展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发展的太快也是有一定的弊端,在技术积累方面不足,很多技术可以与背后的大哥共享。在短期内确实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方式,但从长期来讲,没有自己的技术积累与沉淀始终是制约着发展,光靠大哥来支持也不是长久之计,大哥有时候也会有自己的难处。
就算管理团队在牛,面对汽车技术这个复杂的工程有时候也是爱莫能助的。有些技术不是钱的多就能解决的。看看这两年新能源领域那些PPT造车新势力就知道,动不动就融资几十个亿,到头来一台车都没有上市的大有存在。
{蔚来}{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