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群大全

蔚来EC6泉州车友群_谁是中国进步最大的城市

{车友群}{蔚来}

蔚来EC6泉州车友群,谁是中国进步最大的城市?

1、我们较优还是用数字说话,免得互相不服气的,搞地域黑的;过去的10年,武汉、成都、郑州、合肥、西安等省会城市在强势崛起了,济南、贵阳、南宁、福州后来居上了,这个都是有目共睹的;而计划单列城市除了深圳,还有一些传统的强地级市比如无锡、佛山、东莞其实都有点相对失落了;最后,东北的城市起色不大,落后更多了;

蔚来EC6泉州车友群_谁是中国进步最大的城市-图1

2、下面结合人口、产值、资金总量、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来梳理一下各主要城市10年以来的变化状况,我们再来回答谁是中国进步最大的城市?

(1)我们先来看2009年~2019年全国主要城市人口增幅前十名为:合肥(60.57%)、东莞(54.30%)、深圳(50.79%)、广州(48.10%)、郑州(37.64%)、佛山(36.05%)、济南(33.39%)、成都(28.87%)、杭州(27.90%)、天津(27.17%);

(2)GDP增幅前十名为:合肥(347.61%)、成都(277.84%)、重庆(261.50%)福州(260.68%)、武汉(251.09%)、郑州(250.30%)、西安(242.18%)、南京(231.66%)、深圳(228.33%)、南通(226.63%);

(3)两个指标中增幅较快的合肥还有成都,在过去的10年,都有兼并周边城市的动作,合肥代管了巢湖,成都代管了简阳;但即便不扩容,合肥、成都的进步依然是很大的。过去10年,成都、武汉成功挤进城市前十名阵营,长沙、郑州、西安、合肥亦显著提升,而无锡、青岛、佛山、厦门、大连排名普遍下降。合肥上升了20名,是上升幅度最大的。

3、我们再来看看城市的资金拥有量、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情况。

4、10年里,城市资金总量上升名次最大的城市是长沙,上升了9个名次,合肥上升7个名次,郑州、贵阳上升6个名次。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前十名城市为:上海、苏州、北京、杭州、广州、宁波、南京、绍兴、深圳、嘉兴。合肥、郑州、成都在人口、经济增长上进步明显,但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5、综上所述,北上广深还苏州这样的的超强实力之外,这十年里,合肥、郑州、成都是进步最大,其次就是武汉、南京、杭州、重庆、长沙了。而进步最快的合肥、郑州、成都相比较呢,成都有点云贵川人气集聚的优势,消费能力强,且常年消费指数居城市排名的榜首,内需拉动做得非常好;郑州近年来新房的供应量较大,河南是人口最多的省份,郑州是省会,也远远拉开了与洛阳、开封的距离了,未来潜力依然不可估量。

6、阿里巴巴上市、和G20峰会之后,杭州资金的吸附能力跃居第一了;而中部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和超大型城市重庆的体量毫无疑问是最大的;但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合肥在新能源、高科技、现代物流方面应该是做得较优的。2007年,合肥投资了面板、投了京东方,回报100多亿;2011年,又投资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再次获胜,市值超过了1000亿;2019年,投资新能源,投了蔚来,大众新能源汽车落地合肥 ;而且,合肥与中科大的合作一直都是可圈可点的。所以,通过上面的数据和分析,过去十年,合肥是中国进步最大的城市应该是合情合理、名至实归的。

哪座省会城市的压力最大?

听到小编说到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压力最大”的一个省会,众位省会我想都在愤愤不平:广东省会广州市表示自己作为一个一线城市,身上所承担的义务更多,压力必定是最大的;江苏省会南京市表示自己省内的经济实力排在了广东省之后,南京的经济水平不如苏州,它的压力才最大;山东省会济南市表示自己的名气没有青岛市那么响亮,青岛都成为新一线城市了,自己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更加担当,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下面请大家安静,我们要说的这座城市不属于新一线城市,它还是自己省内的综合实力担当,在前一年角逐“新一线城市”的过程中输给了实力比肩的郑州市,新一线排名不敌郑州,因此它更加倍感责任和压力,在新的一年中决定奋起直追,但是后面的合肥市还在虎视眈眈。那么就让我们走进湖南省会长沙市,看看这座不一般的城市在压力中是如何负重前行的,有没有可能突出重围解锁新成就呢?

说到长沙市,许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众所周知的长沙市名吃“臭豆腐”了,于是这篇文章也忽然有了独特的味道,画风开始令人愉快了起来。对于长沙臭豆腐大家的看法可以说非常的极端,有的朋友对它爱之入骨,有的朋友的表情却逐渐变得扭曲。不过这一特产起到了十分广泛的城市的宣传作用,的确有做到将长沙扬名天下,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可以说这是长沙市的一个独到的优势。

大家都知道长沙市出过许多名人,受他们深深的影响,湖南省在教育方面从来没有松懈过,人才培养是省内发展的的重中之重,这里也算得上一个教育大省。长沙市拥有着众多林立的名校,比如双一流的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这些人才作为发展的后备力量,也给长沙市的产业转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这是与长沙市的水平相当的对手们望之莫及的优势之一了。

长沙市近些年来对于旅游资源进行了良好开发,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也是一个比其他对手更强的地方,长沙市发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并且努力发挥。无论是国家级旅游景点的开发还是城市的建设,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市花杜鹃在每年开放的世界可以说把整个城市都装点得火红又华丽,让人看了啧啧称奇,无法停止赞美。长沙市的未来发展让我们静静期待吧,希望它在新一年里顶住压力,逆流而上。

蔚来汽车建这么多的换电站有意义吗?

换电站对于蔚来汽车品牌有意义-行业发展不会采用这种模式

蔚来汽车是新势力品牌中比较特殊的存在,是依靠资本运作获得巨大成功,但是在TO-C领域持续亏损然而不惧亏损,只需要以良好的服务以掩盖车辆存在的不足,以用户评价炒热股价的特殊企业。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特斯拉,不过这两家企业在细节方面存在一些细微的差距,也就是很多人对换电存在的不理解。

抽屉电池

特斯拉汽车的技术水平实际相当一般,来自宝岛台湾的异步电机已经淘汰,所谓自主研发的永磁同步电机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都是大陆企业。而来自松下的动力电池更是问题频发,单体能量密度超高的镍钴铝电池以数千节成组可以带来理想的续航里程,然而在一致性方面怕是神仙也做不到高水准。然而特斯拉的电池评价并不差,原因则在于售后也没有维修的能力,出现问题后是抽出一组更换一组——隐性而无奈的优秀服务是特斯拉资本市场成功的核心。

蔚来汽车的套路基本模仿了特斯拉,在售后检修方面基本一致,不过蔚来要更聪明一些。该企业为用户提供的换电站服务属于“双赢”,用户不用担心CATL镍钴锰电池组出现什么问题,且蔚来在PACK方面出现过一次会引起自燃的失误后也确实有改进。所以用户的电池组总是比较稳定的,而加上换电站模式后则会更加稳定;因为更换的电池组会进行检验测试再充电,稳定性等于是在不断的检测过程中得以保证。这一模式虽然运作成本很高,但对于稳定股价而言是有弊无利的。

换电站无法普及

蔚来汽车单一品牌以换电模式运行是可行的,因为就那么两台量产车,换电站也不需要储备大量的电池组。运营成本的可控才是敢于操作换电的基础,然而范围扩大到整个行业则不可行;比如建设一座面向公共用户的换电站,其电池组类型至少要储备主流热销品牌的50款车;每台车假设要储备10组电池包,那么成本会是多少呢?

现阶段占有率较高的电动汽车,其动力电池均采用镍钴类三元锂电池,单电芯加PACK的综合平均成本按照1.5K/1kwh计算,平均每台车的电池组容量会在50kwh左右。

单车电池组采购价平均7.5万

一台车十组电池包约75万

按照50款车计算则为3750万

换电站的场地与硬件投入按照1000万计算,运营一座上规模且面向大众的换电站则需要5000万左右的投入。

重点:正常的充电站费用是非常低的,很多地区因竞争的白热化导致计入停车费与服务费的充电费用,可以低至≤1.0元1kwh;充满一组电池组的费用只是五六十元,去掉成本后一台车又能盈利多少呢?充电站的费用非常低,换电站的费用也不能高哪去,否则差价过大是没有用户会选择的。那么以5000万的投入去赚一台车可能将将两位数的服务费,试想一下哪个有5000万投资能力的结构会愚蠢到干这事呢?

总结:蔚来汽车的换电站只是一种营销手段,是拿服务换股价的方式而已。换电站不具备大规模普及的可能性,合理的方式应该采用架空接触网的有线道路充电(针对营运中大型车);其次则是利用磷酸铁锂电池增加续航里程,配合足够低的充电价格体现用车成本十倍下降的成本优势;再次才是高成本建设无线充电道路,实现小微型载客汽车的无限续航。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中国未来5年发展前景好的二线城市有哪些?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个人观点是,中国未来五年,我看好以下这几座二线城市,分别是南京、杭州、武汉、成都

南京、杭州、武汉、成都这几个城市本身条件不错,具备成为一线城市的基础,不管是经济总量或者是人均GDP,还是经济增速都不算低,第三产业占比都超60%,整体基础教好。

南京作为江苏省会,经济上虽然不及苏州,但是综合实力还是要强于苏州的,尤其是在科教文卫等方面一直压制着苏州,可以说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明星城市,自身的光环比较耀眼,作为一个互联网跟电商超级发达的城市,这里诞生了很多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及各种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近年来得益于G20全球首脑峰会的召开,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可以说是声名海内外。

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论经济跟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实打实的中部一哥,虽然武汉表面上看没有太多的过人之处,作为一个湖北人,我觉得现在的武汉就是十年前的上海,从体量和气魄上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像武汉的宣传语所说,武汉一天一个样,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可以想象出来他的发展速度有多快,但是有一点直观建议,硬建设的同时不要忘软环境,如果能把城市细节提上去,未来的武汉将不可限量。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武汉在今年的疫情中,城市管理问题被完全暴露和重整,经济严重受损,武汉复工时间也比很多城市要晚,经济恢复会需要时间。

自古拥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地处西南,沃野千里,又是四川省会,2019 年GDP全国排名第七,可以说非常强悍,坊间传闻第五个直辖市将落户成都,具体还得中央,不过也侧面反应出成都的实力很强。

总体来说,中国未来五年发展前景较优的二线城市非他们莫属了,各自还有机会跻身一线,这几大城市也是营商环境综合最强的非一线城市。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蔚来}{车友群}

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与网友投稿,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联系本站客服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idianev.com/qun/412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