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C6盐城车友群,高合汽车是盐城的吗?
高合汽车是盐城的,在盐城完成组装。它是国内自主品牌上第一个应用CMS的整车厂。远超蔚来、理想、领克。60万以上的价位只是一般人买不起而已!
安徽是一个文化组成较为复杂的省份?
说起安徽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作为一个地道的安徽人,我想外地人一想到安徽就会想到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我相信大家都听过吧,黄山已经成为了安徽的代名词,外地人不了解的一般只知道黄山。确实安徽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经济能力不出众,历史文化也不是很有特色,很难让人记住。
但是我作为安徽本土土著,还是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安徽吧,我作为安徽省会合肥人其实感触很大,安徽的南北差异确实很多,我觉得安徽就是浓缩版的中国南北。
安徽的南方主要城市是芜湖,池州,铜陵,安庆,宣城,黄山,这些城市。习俗上以米饭为主,代表美食有芜湖烤鸭,黄山臭鲑鱼,黄山毛豆腐,黄山一品锅,黄山烧饼等等,性格上较北方也比较温婉;
而安徽北方主要城市是淮南,淮北,蚌埠,阜阳,宿州,亳州为主,北方主要以面食为主,代表美食有符离集烧鸡、栏杆牛肉、大店卤兔,淮南牛肉条,萧县羊肉汤,口音方言也偏向北方口音,做事情也比较豪爽直率;而作为皖中的城市则是合肥,六安,滁州,马鞍山等等,吃饭以米饭为主,性格应该是结合安徽南北的性格。
说起安徽大家一般就只想到黄山,其实安徽还是有很多有特色的美食和地方的,比如北方产酒,什么迎驾贡酒,口子窖,金六福等等,在中国酒业是可以排的上号的,南方的徽派建筑更具安徽的历史文化,皖中的合肥作为省会正在全面发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中科大的影响使合肥成为了中国四大科教城市。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说电动车能跑1千公里几分钟充满电?
对于近年来新能源大行其道的表现,大家在议论时往往依然会产生舆论的碰撞,几年前总是说要让中国品牌扛着新能源的大旗弯道超车,直到一周以前,国内三家新能源品牌接连推出1000公里续航产品的举动,才真正让不少对新能源汽车持反对意见的客官老爷们哑口无言。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两天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公开发言称“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车能跑1000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还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术来讲,他一定是骗子。”权威专家的当众质疑再度为续航1000公里这个话题添了一把火,神仙打架把吃瓜群众都看呆了眼。几分钟充满电的1000公里续航,到底是真香还是耍流氓?
蔚来ET7——固态电池+碳硅负极预锂化,有前景的期货
发布不久的蔚来ET7,超过1000公里的续航是其身上诸多吸引眼球的亮点之一。相比目前ES6和ES8上70~100kWh的电池能量,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蔚来ET7所搭载的电池能量达到150kWh,需要和1000公里及150kWh联系起来的另一个关键参数是360Wh/kg的电池密度,这三个参数放在一起才是引发外界对蔚来电池技术高度关注的真正原因。
蔚来电池能量的提升没有通过堆砌电芯来实现,电芯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整车重量上升,能耗或许反而会有所增加,而对于现阶段锂电池能实现的单体电池能量密度,业内预测的瓶颈上限大概在350Wh/kg,蔚来这次无疑是实现了业内行家对于电池电芯能量密度的较高预期甚至略有超标。
结合蔚来目前发布的信息,超高镍正极材料、预锂化负极碳硅材料、半固态电池,是蔚来实现电芯能量突破的三大关键技术。目前市面上常见动力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碳),目前其作为电池负极的能量密度基本已经达到了理论极限。而硅的能量密度是碳的十倍以上,只是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发生大幅度变形,难以保证电池的稳定性,如果在碳负极中掺入硅形成碳硅负极,就可以同时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提高负极的能量密度又保证稳定性。放在碳硅负极前面的预锂化能够降低负极的锂损耗率,同时能增加电芯寿命。
至于超高镍正极的研究,松下和LG目前也都已经逐步开始应用,所谓三元锂电池,正是由电池正极材料所决定,容量高但安全性欠佳的镍、稳定性高成本也高的钴、安全性高成本低的锰,三种金属元素组成的锂电池正极优势互补。
想要在续航上有所提升,必须从镍着手,超高镍正极应运而生,但同时也需要考虑镍的不稳定性,在高镍正极表面涂覆抗蚀层是较为常见的做法,但是较厚的涂层也会影响锂离子的发挥,对此蔚来拿出了纳米包覆超薄涂层的高镍正极技术,既提高能量密度,也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最后则是万众瞩目的半固态电池(原位固化电解液技术),其中复杂的详细原理我们在此不多阐述,蔚来的半固态电池既发挥了固态不易燃的优势,同时利用液态高离子电导保障了电池动力学性能,在进一步缩减电池重量后能够在有限空间内为热泵或空调提供设计空间,对锂离子电池电动车的低温续航焦虑或将有极大缓解。
虽然蔚来对于电池供应商等其它重要细节并没有公布,但是较为完整的技术路线和较高的可实施性,让外界并没有对其超过1000公里的续航提出太多质疑,加上具备更高阶的自动驾驶系统等特点,2022年底才能交付的ET7也成为目前市场潜力较高的新能源汽车期货。
智已汽车——掺硅补锂电芯,宁德时代作保
智已是三个月前才由上汽、阿里和浦东新区三方合资打造的全新电动汽车品牌,但是一经发布已经自带光环——明年量产,首款车续航近(该字需要圈重点)1000公里,20万公里零衰减。
在电池部分的信息介绍中,我们看到智已汽车的电芯核心技术是掺硅补锂,事实上这一技术的原理正是蔚来的预锂化负极碳硅材料。可以看到,高配115kWh的电池包,能量密度为300Wh/kg,从官方宣传来看,智已汽车首款车型应该是一台中型或者中大型轿车,高配电池包如果要做到1000公里的续航,百公里电耗约为11.5kW,对于这样尺寸的轿车来说即使抛弃四驱也非常难实现,所以智已很聪明的在1000公里续航前加了个“近”字。
虽然是全新品牌,但是智已的电池合作研发伙伴是大名鼎鼎的宁德时代,也难怪智已宣称的20万公里零衰减还有电池容量等信息和领克ZERO concept相差无几。同为宁德时代作保,两车的电池参数和性能特点已经表现出了非常的相近,不难猜测的是,智已首款轿车续航肯定也会比领克ZERO concept的700公里更长。
广汽埃安——硅负极、石墨烯基,雾里看花的技术黑马
相比蔚来和智已,广汽埃安所发布的电池技术信息最少,但是简简单单几个字却一度引发更大的轰动。关于广汽埃安电池的技术特点,目前来看官方只给出了两个信息——硅负极和石墨烯基。
没有碳的硅负极?如果真的如此让电池负极以硅做主导,那么在负极材料上埃安的技术成就远比掺硅补锂有革命性的多,堪称技术顶流也不过分。至于石墨烯基这个字眼则更为敏感,堪称跑车上的碳纤维,石墨烯出色的散热性能无疑为快速充电提供了一个超级加速通道,或许正是基于此,广汽埃安才敢放出8分钟充电80%的狠话。
关于电池部分更多的技术内容,广汽埃安没有透露,到现在为止的官方介绍全部都是最吊胃口的字眼,不仅让它在最近一度成为话题顶流,甚至带来石墨烯概念股的一路上涨。日前,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也针对欧阳明高院士的质疑给出了信心十足的回复,“今年1000公里续航的车肯定要出来,快充也是肯定要出的,8分钟充满1000公里,理论上是可以的”。
充得快跑得远,从PPT到现实有多难?
要达到1000公里续航又要实现几分钟时间内的快速充电,这一计划一旦实现,燃油车似乎就真的可以扔掉了。不过要知道,即使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取得突破,超快速充电也依然是一场革命,对于续航1000公里的电池来说,若按照100kWh电池规格,要做到8分钟充满80%电量,1分钟就得充入10Kwh,换算之后可以得出单台充电桩功率要达到600kW,要知道目前特斯拉的第三代超级充电桩最大充电功率也仅为250kW。
用过特斯拉超级充电桩的朋友都知道,正常收费标准下超级充电费用并没有比加油少太多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经济车型的油费。面对不止一倍的充电功率提升,需要的是更大的成本投入和技术壁垒的突破,最终即使达到了这一目标,后期使用费用是否会高到让人望而却步,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事实上欧阳明高院士的质疑或许也正对此有所指,不少人只关心到了欧阳院士质疑声中的1000公里续航、以及几分钟充满电等新鲜字眼,却忽视了后面提到的安全和低成本。的确,想要充得快跑得远,还要同时做到安全低成本,现阶段确实难以实现。
结语
接连发布1000公里续航技术的三家中国品牌新能源车企,已经吸引了不只是国内相关行业的目光,三家新能源品牌都有着自己的技术路线,针对1000公里续航的核心突破点也并非相同,瞬间让我们对新能源出行赋予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看来只是屏幕上的宣传口号,最早在明年就将会有产品落地,续航1000公里的电动车到底是真香还是大忽悠?未来可期,让我们拭目以待。
为什么野蛮人恒大顶风冒进?
【导语:在补贴大幅滑坡之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国内市场连续12个月的同比下滑,更是让人对未来前景忧心忡忡。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不少外资车企在华合资企业纷纷减产,甚至出租工厂,希望通过降低成本来熬过寒冬;但国内不少造车新势力,尤其是像恒大这样的电动车行业“野蛮人”却掀起了一股投资收购的狂潮,其在国内近3000亿的工厂投资让人瞠目结舌。】
撰文|张 弛/编辑|钱 蕾
最近的两个画面对比一下颇有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一边是恒大大笔一挥3000亿建新能源基地,一边是韩系车转产关停工厂运作,减轻产能压力。
“野蛮人”造车会否一帆风顺?
恒大刚刚与沈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显示,将投资1200亿元在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包括新能源整车、轮毂电机以及东西电池超级工厂三个项目。这仅仅是在恒大宣布广州南沙1600亿新建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6天之后。在此之前,恒大就通过收购国能汽车、与科尼赛克组建合资公司完整整车方面的布局,并直接得到了国能汽车在天津与上海的工厂;到收购以动力电池见长的卡耐公司和以轮毂电机见长的荷兰e-Traction公司和英国Protean,在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完成轮毂电机技术布局。似乎与法拉第未来的分手并没有阻止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雄心壮志,相反激励着恒大在这个领域加速前进。
对于设计与制造新能源汽车来说,恒大目前收购的企业短期内较难形成合力。国能汽车以萨博平台为基础的纯电动车型,这个车型的亮点以及竞争力在什么地方,目前仍然不得而知。大概率事件是和市场上一般的电动车处于同样一个水准。而和科尼塞克成立合资公司,可以帮助国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如同特斯拉Roadster或者蔚来EP9这样只能树立品牌效应,难以大规模量产的跑车。此外,恒大围绕三电系统收购的零部件公司,轮毂电机在技术与成本上短时间很难得到应用,而卡内动力电池公司,也不是当前主流的电池供应商,在国内其实有宁德时代或者LG这样更为成熟与廉价的产品解决方案。
至于恒大无论是以前提出的年产销500万台,还是当下在广州与沈阳年产都超过100万台的新能源车工厂,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内当前的汽车规划生产能力。国内公认管理及品控能力最强的老牌车企南北大众及上汽通用,全国规模都在200万台左右就止步不前,而这已经是其在全国布局好几个整车厂协同奋斗的结果。恒大轻轻松松就希望在一个地方的工厂实现100万台,这个对恒大相关制造团队的考验是非常大的。
从技术路线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充电时间还有基础设施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制约。要摆脱内燃机对我们的约束短期内难以实现,这也就注定了电动车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只会是小众市场。而更为高效清洁的内燃机或者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才会是市场的主流选择。对于恒大、宝能这样的企业来说,将上千亿计的资金投入到纯电动车领域,风险实在太大。
“失意者”真的技不如人吗?
相比于恒大这样的野蛮人,国内也有不少的失意者,首当其冲的是韩系车。据韩国媒体报道,东风悦达起亚位于江苏盐城的第一工厂(年产能14万辆)将于6月底停止运营,未来该工厂将长期租赁给悦达集团,转移多余的产能。该工厂经过升级改造后,会以“长期租赁”的形式租给造车新势力华人运通,用于后者生产新能源汽车。各方面迹象表明,韩国汽车产业已进入了严寒期,对韩系车来说,当下是最为危险的时刻。截至今年4月份,北京现代前四月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183,701辆,同比下滑21%,东风悦达起亚则累计销售106,016辆,同比下滑8.1%。
除了韩系车,长安福特、东风标致雪铁龙在国内面临局面也非常严峻。新推出的车型并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反响,而在售车型也无法打开局面。这些企业的应对之策无外乎:削减旗下工厂的产能,对于难以维系的,选择将工厂出租或者出售。但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的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外企汽车巨头也没有如恒大、宝能一般,在国内再度掀起数以千亿计的投入,来投产电动车。其实对这些企业来说,他们要实现电动车的快速扩张,根本不需要那么大的投资。
对于他们来说,各种技术路线的新能源车型产品是现成,在国外总部早已经完成了产品开发,在本地最多进行一些测试与认证就可以完成;在资质及工厂上,更是现成的。只需要完成对于几个包括电机、电池在内的工位的调整,就可以完成生产线的改造;在销售渠道上,遍及全国的4S店也比那些野蛮人要顺畅很多。而这些企业 不愿意投入的原因也很简单,电动车在中国的盈利仍然前途未卜而且电动车市场的持续增长仍然值得观察。
汽车是一个需要向规模要利润的行业,不要说当前电动车单车都没有办法实现盈利,一旦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那整个开发、模具、市场的一系列投入都没有办法得到分摊。因此不少外资车企都没有下很大的决心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或者说他们都在走走停停,在完成研发之后,等待市场确认之后再全力投入。
禾颜阅车点评:
国内对于电动车的疯狂执着已经让不少专家看不懂,但是电动车市场前景是否真的那么乐观仍然存疑。恒大虽然资金充沛,但汽车研发与生产也是一个资金黑洞,尤其是在核心技术研发上,不仅仅是有钱就能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的。小步快跑,通过尽快量产有竞争力的车型实现自我造血,并形成迭代开发才是当前比较好的研发模式。“野蛮人”和“失意人”一进一退之间,折射的是产业的沧桑巨变,但无论如何变化,汽车的研发与核心技术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仅靠并购是不能完成的。三五年内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公司,你让那些百年车企情何以堪?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蔚来}{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