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C6襄阳车友群,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新能源车确实是近几年大热的车型,在国家大力推广扶持下,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势力造车公司,比如蔚来,理想,小鹏等。前几年增速很快,远超燃油车。但是随着过来补贴退坡等原因,今年新能源车有所下滑。
我们大襄阳也是新能源之都,不少新能源车的产地,比如东风天翼公交,东风俊风ER30(原型车日产玛驰),E17(原型车风神A60),电动物流车(原型车东风轻卡),众泰E200(实际在浙江生产),还有雅致低速电动车。E200开过两年,以它为基础说说新能源车优缺点。
优点:
1、轻便小巧,好开好停。目前由于电池技术和价格等问题,大部分新能源车都是微型车或小型车,两座或4座,车身小巧灵活。
2、加速线性,动力强劲。电动汽车由于是电机驱动,加速非常直接,以E200为例,加速有推背感,红绿灯起步一般燃油车都不是对手。
3、使用成本低。新能源车免购置税,免车船税,用电比烧油便宜很多,一公里一两毛,如果在自己家里充电,成本更低,我用E200的时候在公司免费充电,0成本。
4、低碳出行,零排放。车辆使用过程中只用电,不烧油,不排放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缺点:
1、车辆价格高。新能源车由于电池价格等问题导致车辆价格较高,E200这样的两座车都能卖到五六万,再加上补贴退坡,这也是现在新能源车下滑的原因。
2、续航短,里程焦虑。现在新能源车的续航基本在200到500公里,跟燃油车无法比肩,市区使用还好,一旦长途使用,随时会担心电量和服务站能否充电。
3、充电难。虽然各地建了很多公用充电桩,但是使用起来还是不便,要不被燃油车占了车位,要不充电桩有问题,要不跑很远才有可用的充电桩。即使自家有车库装了充电桩,但总有在外面需要充电的时候。
4、保值率低。E200新车五六万,两三年就只值一半的价了。
总的来说,新能源车要普及还需要时间来解决很多技术问题。
5、粗制滥造,做工用料差,安全性低。两三年的E200,知豆,车内气味还很大,没有ABS,雨天啥车极其容易打滑,我还遇到过啥车失灵的情况。
中部正在高质量发展?
我心中的排名 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西。
六省基本情况从人均GDP看,目前湖北人均GDP较高,安徽湖南相当,河南江西相当,山西垫底。
1.看似山西潜力最大,但看下山西周边,北内蒙,东河北,南河南,西陕西,周边人均较高的内蒙古,省份最强的是河南,内蒙是人少矿多地多,河南本省还需要发展。以区域协同发展来说,山西一个没轮上,周边都不强,没有多少水能流入山西。除了煤矿,人少,地贫,还缺水,自身潜力不行,这几年也没有引进一个说得上的大项目,山西短时间内还看不到希望。
2.河南江西呢?两者人均相当,面积也相当,河南人口碾压江西。
再看区位,江西北安徽,东福建浙江,南广东,西湖南,看似周边都比江西高,水多了,自然也能溢出流入江西。但在区域发展战略上,很奇怪,江西没有向安徽一样挤入长三角,也没有往南和广东靠拢,更没有和福建组成什么同盟。只有一个莫名的中四角(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中部洼地,别人还要发展呢,能接济你什么?
河南人多,交通优势明显,历史底蕴足,愣是给郑州争个国家中心城市,同级别城市谁也别不服气,就是人多。
3.湖南安徽呢?人均相当,湖南人口多500多万,可是谁都知道安徽上千万的打工大军分布在江浙沪,这一点,实际上安徽还是占优势,这几年全国人口净增长情况,安徽都是排前三的。
发展战略上,安徽紧紧拥抱长三角,回头又加入中部发展战略,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还组个中四角,可以说周边能发展的战略安徽都紧紧抓住。举些例子,安徽可以让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加入南京都市圈,让黄山变成杭州后花园,让宿州淮北去拥抱徐州的淮海都市圈,让阜阳亳州去蹭郑州中原都市圈,看似分崩离析,实则发展才是硬道理,挣到钱才是正事。在这方面别说湖南比不上,中部其它五省没有一个比得上安徽。
4.最后湖北呢?
人均较高,反而说明发展潜力低了。湖北除了武汉国家中心城市,襄阳,宜昌稍好外,其它城市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武汉已经占湖北36%GDP,人口占了19%,而且湖北的人口比安徽湖南都少,更远不如河南,湖北地形中山地丘陵占了快70%,这都是劣势。发展战略上湖北目前只能靠自己,周边现在都比湖北低,湖北从周边是捞不到好处的。
5.最后说下安徽河南。
河南安徽都是人口流出大省,都有千万人在外。但看人口上,河南优势很大,但从发展上看,安徽则是这几年进步最快的省。
安徽抓住了区位优势,相比河南传统上的交通优势,安徽则是抓住了华东长三角发展带来的好处,成了连接东西,西北进出长三角的要道。安徽高铁里程全国第一。
全国高铁里程全国货运总量第一
在新能源新技术领域,安徽这些年发展迅速,布局很多。仅以合肥为例。
合肥是国家四大科学中心之一,中科大对合肥的加成自不必说。人工可控核聚变等大科学装置,科学岛,量子计算机,量子加密,人工智能等等,合肥在前沿及基础科学的研究实力上绝对是全国领先,任何一项突破,就有可能改变我们的未来。半导体产业上合肥有长鑫存储;新能源领域,太阳能电池,合肥的阳光电源,通威,早已经是国内有名的厂商。新能源电池上,合肥本土的国轩高科,引入了中航锂电,比亚迪,合肥市政府投资并成功引入蔚来汽车,大众也选择江淮,成立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布局新能源企业。至于屏幕显示上,合肥投资京东方的案例 早已经成为国内各城市招商引资上的经典案例。合肥不仅引入京东方,还把京东方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一并打包引入。玻璃基板的彩虹,康宁;显示面板产线设备的欣奕华,通彩,商巨,凯世通;显示面板光学材料领域的乐凯,三利谱,翰博,泰沃达;靶材领域的先导,江丰电子,拓吉泰等,下游的长虹,惠科,京东方视讯等等。
合肥的发展也是安徽的缩影,安徽其它城市也是进步迅速。
所以论潜力,我看好安徽。
你认为康明斯发动机和潍柴发动机哪个好?
发动机是一辆车的心脏,负责给整辆车输出源源不断的动力。一个性能优秀的发动机,意味着他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发动机的设计者改善发动机的过程也就是平衡油耗和动力性的一个过程,其它如质量、售后服务、维修也是衡量一个发动机好坏的重要标准。国内商用车发动机市场的霸主长久以来由潍柴和康明斯交替上位。潍柴是隶属山东国资委的我国重要的自主企业,研究发动机的历史有超过40年,研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较高,在国内拥有一大批忠实拥护者,诸如陕汽、一汽、北奔、大运、徐工以及三一重工等。
康明斯是世界第三发动机厂,在整个世界拥有广阔的市场,历史积淀沉厚,是重卡发动机技术的领跑者,在中国建有西安康明斯、重庆康明斯、东风康明斯以及福田康明斯四家合资公司,给东风、福田以及陕汽等企业供给发动机技术支持,其中西安康明斯80%以上零部件来自美国,其余合资康明斯基本实现零件自制。两者在国内市场斗得硝烟四起,那么两者发动机在重要性能上的对比如何呢?1、转速和扭矩这里的转速是指卡车在达到最大扭矩时,发动机的转速范围;扭矩是指发动机输出到卡车轴上,经过分动器和差速器,驱动卡车前进的力矩;马力是指卡车发动机单位时间做功的力,即N=W/t,W是功,t是时间。而功可以用力与位移的乘积来表示,即W=F·S·cosα,S是发动机缸内活塞从上至下的行程,α为力与活塞前进方向的夹角,F=P·A,A为活塞横截面面积,则N=P·A·S·cosα/t。假设发动机转速为n,则活塞的做功行程为n·S,则单位时间内功率即马力N=P·n·A·S·cosα;其中A·S为单缸排量,排量越大,扭矩越大。则我们可以看到马力和转速和排量有关。同马力情况下,转速越低,排量越大,扭矩越大,反之亦然。马力一定,潍柴发动机是低转速型发动机,缸径大,体积和排量也大,所以其输出扭矩大,爆发力强,爬坡能力优秀;康明斯是高转速发动机,转速与扭矩一般成反比,所以康明斯扭矩较小,比较适合平原地区。2、油耗油耗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理解,潍柴发动机转速低,故在相同时间内,发动机曲轴旋转的转数相比康明斯少,而曲轴带动各传动机构将动力传输给轮胎,故潍柴发动机所带动卡车在单位时间内轮胎所转圈数少于康明斯,故潍柴单位时间前进距离比康明斯少,则相同距离,潍柴发动机相比康明斯要更多次供油,所以潍柴相比康明斯耗油。另一方面,在发动机的加工工艺和发动机主机结构设计上,康明斯发动机比潍柴发动机更加先进和精准,故燃油的有效做功要大一些,故康明斯更省油。且康明斯带缸内制动,减少了刹车,油耗降低。3、质量两者质量都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了的。两者发动机的主机都能保证一百万公里不大修,但油泵康明斯的质量是好于潍柴的,据一卡车司机的反馈,所用潍柴发动机8年换了两次油泵,主机基本不大修,而康明斯在同等时间没有出现换油泵的问题。康明斯可以适应2500m以上的高原气候,而其他车型在高原地区会出现烧尿素,催化功能失效,尾部排黑气的现象,限制扭矩。其他方面:潍柴维修便宜,配件齐全,易维修;康明斯配件在国内存在库存不足现象且贵,维修贵;康明斯发动机价格比潍柴发动机贵。总而言之,潍柴发动机和康明斯发动机在性能上面各有千秋,卡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所用卡车的发动机。那么,各位看官们认为潍柴发动机和康明斯发动机更适合中国环境呢?南阳一公司生产出水氢发动机?
最手机上总是刷到水氢汽车的新闻,其实一开始并没在意,因为我小时候就好几次听说类似的新闻,然后每隔几年就会来一次,审美疲劳了已经。后来有不少粉丝私信我,认为这就是个永动机,让我也去抨击一下伪科学,那我就聊聊吧。虽然我本能上也觉得这个东西很扯蛋,但还是尽可能耐心地去客观分析。不过青年汽车的样车也不可能送给我拆,所以关于技术部分的解析我都是从各路媒体的报道中捕风捉影的,然后加上自己脑补,纯粹自嗨,大家看了就哈哈一乐吧。
从永动机和能量守恒的角度反驳并不恰当很多人会拿出一张永动汽车的图,其实最早把水氢汽车和永动机挂钩的人可能只是出于嘲讽,但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就真认为水氢汽车是永动机了,然后就被带跑偏了,也从永动机和能量守恒这个角度去怼它。我不是在替青年汽车说话啊,只是客观来讲,人家青年汽车也没表明自己发明的是永动机,毕竟还是要加水车才能跑起来的嘛。水也是含有能量的,既然这套系统需要消耗某种物质怎么会是永动机呢?所以,吃瓜群众想要揭穿谎言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用对方法,挑准角度,我觉得永动机和能量守恒的这个角度并不好,其实可以稍稍调整一下,毕竟打蛇打七寸才能有杀伤力嘛。那么水氢汽车的“七寸”在哪里呢?那就要从青年汽车所给出的原理说明来找答案了,继续往下说。
从“点水成油”的角度质疑更加合适可能是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青年汽车在媒体面前解释的原理比较零碎,并没有说得很明白,所以我只能通过这几天的新闻报道自己去提炼。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青年汽车发明了某种可以简单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技术,我们就简单概括为“点水成油”吧。其实在我看来,这项技术和汽车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它站在了更高的层面直接解决了能源问题。我一开始就感到很奇怪,为什么青年汽车不直接公布自己掌握了点水成油的技术,而偏偏要说自己发明了水氢汽车呢?一个是解决了能源问题,一个是发明了一款汽车,前者岂不是比后者更有价值?其实不然,他们拿汽车作为载体是有原因的,具体什么原因后面再说,让我们先聊聊点水成油的事吧,因为这个话题更有意思。
我曾经两次听过“点水成油”事件点水成油的故事根本就不新鲜,我最早一次听说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忘记具体是哪一年了,国内有个叫王洪成的人发明了一种“洪成基液”,加在水里可以把水变成“水基燃料”,据说热值比汽油还高,而且零污染。后来这个事情被证明是骗局,事件还被改编成了《我爱我家》里葛大爷出演的那集,葛大爷在电视剧里说的“母液”就是在隐射“洪成基液”(上一次葛优躺成了表情包,结果这次葛大爷又躺枪水氢汽车了,好可怜)。据说当时这个骗局影响很大,因为那个时候中国人在科学素养上和现在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很容易被这种小伎俩蒙蔽眼睛。
第二次听说点水成油就和汽车相关了。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年网络媒体中又流传了一个农村小伙发明了烧水汽车的技术,并且还拿到了专利。后来我仔细研究才发现他只是设计了一个发动机进气歧管的水雾降温装置,也就是一些简单的管路和机械结构来实现往发动机进气歧管里按一定比例喷射水雾,以此降低进气温度,从而提升发动机燃烧效率。首先我要对这位小伙的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点个赞,毕竟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我觉得能DIY动手搞些小发明挺正能量的。不过我要怼一下那个时候的网络媒体,都在夸大其词这件事,越说越离谱,最后说成了“烧水的汽车”。且不说这套设备到底效果如何,就单说进气歧管降温系统并不是什么新鲜技术,宝马早年就开始在一些概念车甚至民用车上尝试使用了。不管是宝马还是这位小伙,他们运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解决方案有所区别,宝马的那套系统高度依赖电子化,而小伙的是个DIY的简单机械装置。另外,我特地去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去查了一下,这位小伙确实申请了专利,但他申请的是“实用新型专利”,而不是“发明专利”,这两种专利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一种应用层面的结构设计,而后者是一种原理层面的重大发现。不懂的小伙伴可以上网搜索它们的区别,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一句话,这个烧水汽车完全就是一次赤裸裸的网络媒体集体炒作。
青年的“水氢汽车”到底是什么原理?第三次听说点水成油的故事就是这次了——青年汽车的水氢汽车。我大致讲一下青年方面所表述的工作原理。首先这是一台电动车,也就是说直接驱动车轮的动力来源于电机,就这部分驱动原理来说其实和特斯拉、蔚来这种纯电汽车来说没什么太大区别,无非是使用永磁同步电机或交流异步电机。咱们接着往下捋。电机想要转动就要有电能,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能来源主要有三个:1、用外接电源充电;2、用内燃机发电(增程式);3、燃料电池。而水氢汽车的电能就是由第三种,即燃料电池所提供的。所谓的燃料电池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放在车上的小型反应堆,反应堆通过消耗某种燃料产生电能,现在有发展前景的就是氢燃料电池。目前已经有很多车企在研发氢燃料电池,我国也在大力扶持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因此也在紧锣密鼓地在全国试点建设加氢站,以便给氢燃料汽车加氢。而这个水氢汽车的噱头就在于,它的氢不是靠加的,而是靠自己产生的,由什么产生呢?水。
按照过去的科学常识,水要想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得经过一个电解的过程,这个电解过程用于实验可以,但是想要把水变成氢气并加以实际使用可是件很不划算的事情,因此根本无法作为民用或商用。而看青年汽车的意思就是已经解决了这个技术瓶颈,一是可以用高效的方式让水分解出氢气(号称是用催化剂),二是这套水分解设备体积还是便携式的(可以放在车上拖着跑)。所以按照这个理论,水氢汽车的工作只要经过以下四步:第一步给水分解设备加水,第二步水分解设备分解出氢气,第三步氢燃料反应堆把氢气转化成电能,第四步电动机消耗电能驱动车子跑。
我对“水氢汽车”的质疑我们先假设水分解设备确实成功被发明了(虽然我认为不可能),但这条动力输出路径上的能量转换次数太多,要知道每一次的能量转换都是有损耗的,步骤越多损耗越大,所以不得不对水氢汽车的能源效率提出质疑。其次,水分解设备较优的应用场景并不是在每台汽车上装一个,而是统一建设大型的水分解制氢站,然后进行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再把生产的氢输送到遍布各地的小型加氢站,供氢燃料汽车添加,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汽车的重量,也可以提高制氢效率,所以这也是水氢汽车最不合理的地方。第三,水分解设备本身工作也是需要消耗电能的,这个电能的消耗必须要小于氢反应堆所提供的电能,而且还要扣除掉驱动汽车的那一部分,这也是一个特别值得质疑的点。
回到之前我抛出的一个问题,明明水分解的发明可以直接在制氢站上应用,但青年汽车为什么偏偏要选择汽车作为展示载体呢?我琢磨了一下,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国家现在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所以以新能源汽车的名义出现可以迅速获得关注度。二是青年汽车的样车是大型车辆,既然涉及商业机密,卡车内部的东西肯定是不能对外公开的,因此里面可以有大量的文章可做。我判断这个车载里其实就是一套欺骗系统,功能就是制造出一个加水就能跑的假象,但可能还暗藏了其他的某些能源,比如装了很多电池???(纯属猜测)。
因此,“以水代油”是否仍然是个老套的骗局,现在不得而知,毕竟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获得更加详细的技术信息,也无人可以对样车进行拆解分析,现在就给它下定论未免太过于主观。但我个人是对此保持高度怀疑和关注的。
只讲真话的硬核系说车,关注“马头人车库”
襄阳取消老年公交卡吗?
不会取消老年公交卡,这是老人们的福利。但是老人出行要错开上下班高峰期。这样不影响上下班人们的时间就行。给60岁以上老年人办优惠公交卡是一项惠民政策,各地政府实施的条件不尽相同。有的60岁享受半价,70岁享受免费。有的60岁没有优惠,70岁享受免费。
具体看当地政府部门的决策。
{蔚来}{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