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群大全

蔚来ET5达州车友群_达州闹市一小车自燃

{车友群}{蔚来}

蔚来ET5达州车友群,达州闹市一小车自燃?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夏天渐渐来临,最近我们也时不时看到新闻说电动车自燃,连特斯拉与新来者蔚来都相继自燃。其实,不止电动车有这么一个隐患。燃油车我们也应当有所防范。夏天来到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防患于未然。一起看看。炎热的夏天,

蔚来ET5达州车友群_达州闹市一小车自燃-图1

1.易燃易爆。

我们应该注意车内易燃易爆物品。打火机,还有香水,一定得注意这一类物品是非常容易引燃。停在室外的车辆更加得注意。

2.线路老化。

注意汽车线路老化的问题,温度一高汽车线路的老化速度越快,一旦出现破皮从而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3.后期加装。

后期安装的行车记录仪也得引起车主的重视,不要贪图便宜去买不正规厂家生产的行车记录仪里面的锂电池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可能高温情况下回引起爆炸从而发生火灾。购买质量过硬的行车记录仪才能保证财产的安全。

4.注意避暑。

注意不要将爱车停在太阳暴晒的地方,有条件可以选择停在地下停车场或则遮阳的地方。特别是年份老的汽车更加的注意,当汽车过完保修期以后给爱车上个自燃险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5.避免长驶。

夏季汽车行驶切记不要长时间行驶,应当开一段时间停在阴凉通风处给爱车降降温,以防爱车温度过高而引起开锅把你抛弃在路边上。夏季也应当给爱车检查冷却水是否缺少和散热器工作是否正常。不要图省钱,在汽车后备箱也得配备灭火器以防万一!

6.勤检查车。

夏季车主应每隔一周或三五天就对汽车的电路、油路、各线路进行一次检查,看看有没有受损的地方,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是预防汽车着火很重要的手段。

优步自动驾驶汽车撞死一行人?

结合上面几位朋友的回答,我也先说我的结论:

我绝对相信自动驾驶是未来,但是:

不管你相不相信,目前的自动驾驶就是问题多多。

重要的事情说一遍就够。

人类和机器共同混杂的路段,更安全还是更危险?

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就不多说了,毕竟基于算法的芯片系统,以及配备了敏锐雷达、传感器、摄像头的汽车,对于潜在风险的感知比人要强多了。

另外,人类会疲劳,而机器不会疲劳,也就没有疲劳驾驶一说。

所以我绝对相信,如果路上跑的都是自动驾驶汽车,那将是一个“理论事故率”有可能降为0的社会!世界人均寿命没准能因此提升1年~

但是,理想是理想的,现实是现实。

2016年9月,谷歌无人驾驶车在实况道路测试中,在事故中,被一辆违规行驶的道奇商用货车严重撞击,不得不借助拖车才离开现场。

2017年3月,美国亚利桑那州一辆优步无人驾驶车突然出现侧翻,经检测,事故原因是一辆人类驾驶的汽车在转弯时,没有按规避让正在自动驾驶的优步车。

2017年12月,一辆Cruise自动驾驶汽车,在变道过程中刮蹭了旁边的摩托车,并造成摩托车司机肩部受伤,送医院治疗。

2016年5月特斯拉自动驾驶致人死亡的事件,可以归结为技术缺陷,但毕竟当时的场景比较特殊,算是个案,我就不多说了,但这个事情让社会对自动驾驶技术造成的质疑,至今犹存。

实际上,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之一是“预测”。

也就是说,技术算法可以实现根据路况,把所有汽车、自行车、行人的运动轨迹预测出来。之后根据预测结果,决定自己车的行驶路线与操作。

但面对一个足够神经大条的人类,自动驾驶车很可能成为受害者。

也就是说,自动驾驶技术只能保证自己不作出错误的操作,但无法避免对方车辆的错误操作。

上面说了,要实现理论事故率降到0的社会,除非市面80%以上的车都是自动驾驶。

否则,以人类驾驶为主的路段,混合少量自动驾驶车辆,或许无法提升乘坐者的安全水平,也无法提升道路的安全等级。

对于事故率的科学统计方法

有朋友认为,相比每年数以万计的重大交通事故,自动驾驶的事故数量可以低到忽略不计。

但如果说事故的话,那么我们应该按照“大数法则”去统计,而不是仅仅看数量。

比如,有10亿人开普通机动车,一年出现100万起事故,事故率是0.01%;

而有1万人开自动驾驶车,一年只出现10起事故,事故率却是0.1%;

看起来更安全的自动驾驶车,事故率却是机动车的10倍。

当然,具体真实的数字有待考证,我只是希望大家理性的看待、审视自动驾驶技术,不要动不动说未来如何如何乐观。

利益裙体的阻碍

再说个隐晦的,机动车的“人类驾驶”有着巨大的利益相关裙体,厂商、道路改造、保险、法律、驾校......这些都面临被改在甚至消亡,当然,自动驾驶也会带来衍生的其他全新产业链。说的大些,这是一个财富交替与再分配的过程,牵扯太多的东西,绝非一蹴而就。

任何一项新技术都不应被盲目的广泛应用

2009年,Googl成立Google X实验室,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时代开启。

2013年,宝马、奔驰陆续布局自动驾驶领域,当时对外宣称,在10年内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2015年,美国加州开始完善全球首个自动驾驶相关道路法;

2016年,随着自动驾驶车实现量产,自动驾驶真正意义上的元年才宣告到来;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类生活因科技的存在而变得日新月异;

尤其近几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无人驾驶.....这些新技术从提出概念到落地应用的时间,一个比一个短;

我们似乎理所当然的认为:一项新技术从概念提出、技术成熟再到广泛应用的时间,理应越来越快。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绝不盲目否认任何一项新技术,但也绝不会对新技术盲目乐观,更不会在技术本身、应用场景、利益裙体等方面尚未解决时,支持其过快的应用到人类生活当中。

人类可以为每一项新技术的问世推波助澜,但也要为每一项技术应用的后果而“买单”。

用一句大俗话结尾:人命关天,真出了事,谁来负责?

{蔚来}{车友群}

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与网友投稿,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联系本站客服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idianev.com/qun/431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