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T7延安车友群,如何选择?
三个品牌,正好对应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有时候选车看的并不是车,而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身边的朋友,有买特斯拉的,有买比亚迪的,也有买蔚来的,都不止一位。不能说什么人开什么车,但至少在选车这件事上,每个品牌的车主都有一些相似的特点。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我认识的几位特斯拉车主的确给人这样的感觉。
其中一位算是特斯拉第一批国内的车主,一百多万,买的Model X,20多万的特斯拉和100多万的特斯拉那是两个群体,这哥们儿是这么说的:“就是看上鸥翼门了,100来万买车,我这个岁数买奔驰S级?奥迪A8?我特么镇不住啊?买跑车家里不让,而且100多万的跑车,在跑车圈里和人也玩不到一块,看着车挺有意思的,高科技嘛!”
不过这哥们儿现在也后悔了——操,我要不买车,这100多万买特斯拉的股票……
其余我认识的大部分都是Model 3车主,以白领居多。特斯拉卖20万还是卖30万他们也不在乎,包括内饰差做工糙,他们也都知道,我总结这帮人的心理,他们并不是特别在意毛豆3好不好,他们买的是牌子,和开特斯拉的感觉,就要一个科技范的人设。
还有一个哥们儿和我聊,我觉得也挺有代表性的:大街上拦个妞你问问,开比亚迪的什么感觉?LOW!开特斯拉什么感觉?高端!白领!经营!蔚来?没听说过!我也知道这破玩意都特么漏风,洗车都进水,做工内饰不如十来万的国产,还老出事——我也知道汉好,成家的才卖汉呢,没成家,玩的人都买特斯拉。
总结起来,特斯拉做工差、品控不良,但是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确是有独到之处的。它卖的是科技和品牌,比较看重这方面的可以考虑特斯拉。
二、比亚迪(汉)车主最懂车,最务实特斯拉Model 3现在是26万起步,杂七杂八的功能一选配,少说也要30万了,高配更是34万起。而蔚来更是没有竞品车型,最便宜的车型也要36万以上,一台高配的蔚来能买两台汉EV了,根本就不是一个价位的。三个品牌中,汉EV,作为比亚迪的旗舰车型,价格反而是最便宜的,最低的价格,当然也意味着较高的性价比,所以我说汉EV车主相对于蔚来和特斯拉来说,是最务实的。他们更加注重车辆本身,而不是车辆以外的附加值。
他们就是很普通,很正常的一批人,在三个品牌中选择,会非常理性地进行判断:
特斯拉的做工减分,另外问题频频,稳定性甚至安全性都有点对不起这个价位。关键是,特斯拉整车质保只有4年8万公里!电池也不是终身质保,不值得买。
蔚来ET7最低配也要卖44万,它哪值这么多?都能买两台汉了。
汉EV用的是刀片电池,安全是最大的豪华,百公里加速3.9S,风阻系数0.233,麋鹿测试80Km,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显然汉是最值得选的。
三、蔚来都是些信仰车主这个信仰并非褒义,也非贬义,就是个中性词。
我一个很好的同学,包括我妹夫,都是蔚来车主,但是我和他们从来不聊车的问题。
不同的选择是价值观的体现,我感觉自己和蔚来的价值观不太和,只能求同存异。接下来的发言未必客观,我只说我对蔚来,对蔚来车主的感觉:
蔚来卖的是服务,免费换电,终身质保,一键换电,没事就给车主搞活动,有一年一度的会员日(忘了叫啥名字了,是这个意思)还有各种发布会,邀请车主参加,报销机票酒店,让车主邀请亲朋好友来试驾体验……真是贯彻了用户就是上帝,那感觉,就跟要卖保健品似的。
蔚来的车主圈氛围非常好,大家就跟一家人似的。蔚来宣传也是如此——你买的不是车,而是一张高端车主圈的门票……那服务是真好,以至于让人忘了,你买的是车。
我不能说它错——一些高端人士,加入某个俱乐部,成为某个会所的会员,一年花个几十万实属正常。感觉蔚来也是这么玩的。50万的价格,20万买的是车,30万是某会所的终身制会员。
可能是我low,我消费水平达不到,所以我很不喜欢那种狂热的氛围,感觉有点像庞氏骗局——你买别的车,哪怕日后车企破产了,和你没有直接关系。而蔚来如果破产了,你20万买的车不亏,但是30万买的服务没了。
所以,如何选择,我想你应该有答案了。追求科技感和品牌,能容忍它做工差,它质保短,它问题多,买特斯拉。只是想买车,用,那买比亚迪汉。如果想进入蔚来的圈子,愿意花一张30万的门票,那就买蔚来。
三款车中,我是觉得比亚迪的汉EV,更值得买,不过个人认为,它并非最佳选择。纯电汽车毕竟仍旧存在续航焦虑问题,在一些特殊情况还是会暴露出短板来。如果只是纯电和燃油两项选择,那两者算是各有优势,不相伯仲,不过在纯电和燃油中间,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集两家之长——那就是插混,汉DM。
在日常市区内行驶,汉DM和汉EV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纯电模式,虽然汉DM的纯电里程只有80Km,但是市内开已经足够用了。而长途的时候,它完全就是一台混动燃油车,没有续航焦虑,而且油耗也不高。和纯电车相比,它就只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发动机需要和燃油车一样保养。
个人认为,现阶段纯电短板明显,而插电式混动才是最佳选择。
l3驾驶等级有什么车?
L3驾驶等级是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实现自动驾驶的级别。L3级别的车辆具备自动加速、制动、转向和车道保持等功能,但仍需要驾驶员在特定情况下接管控制。
目前市场上的L3级别车辆包括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奥迪的Traffic Jam Pilot和宝马的Extended Traffic Jam Assistant等。这些车辆通过使用传感器、摄像头和雷达等技术来感知周围环境,并通过自动化系统来控制车辆的行驶。L3级别的车辆在高速公路等特定道路条件下能够实现自动驾驶,但驾驶员需要保持警觉并准备接管控制。
蔚来et7胎压报警怎么处理?
1.踩下汽车的刹车脚踏板,准备启动汽车的发动机;
2.按下汽车的一键启动按钮,将汽车的发动机启动;
3.仪表盘的灯全部亮起,确认全车电子系统通电;
4.给汽车的4个轮胎充气,使4个轮胎的胎压相同;
5、按下胎压控制按键,即可复位。
胎压是指轮胎内部空气的压强,其监测数值在2.2到2.5bar之间。
智己真的能拯救上汽新能源吗?
不止什么还能拯救上汽新能源
三个问题:
权益风波共创品牌品牌定位「智己」是上汽集团、张江高科、阿里巴巴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首款车智己L7已经上市;这辆车的指导价为36.88、40.88万,单纯讨论车辆本身,似乎价格略高一些,比如纯电续航里程为615公里,不算同级车里最长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弄出个3.87秒,似乎是刻意要比汉EV旗舰四驱版快0.03秒,但实际上谁快谁慢还说不好。
车辆的配置标准不低,然而皮革座椅的应用有些拉胯,这个级别总该有真皮材质的应用;车内的屏幕倒是有很多,尺寸也都不小,只是系统使用体验也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内容;智能配置里的11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5个毫米波雷达,标准确实不低,只是辅助智能驾驶系统的级别也没有特别高。
似乎智己L7的竞争力不弱,但也非同级别最强。
L7该对标哪些车呢?
这辆车的竞争对手显然是汉EV、蔚来ET7或者小鹏P7等车,可是智己却把假想敌设定为BBA;其实这个定位是不对的,因为智己这个品牌的知名度很低,初期想要打响品牌应当拿出更多的诚意来,上汽集团这个标签很难作为卖点,具体原因不赘述了;张江高科在汽车领域中不是什么“大IP”,阿里虽然知名度很高,可是近几年的人设和印象都不是很好。
其次上汽集团旗下的荣威和名爵新能源汽车几乎以失败告终,飞凡汽车现在也沦为路人,两次“触电”尝试都不算成功,这对于品牌形象的打击会很大,所以智己汽车此时定出高起点真的有些不合时宜。
其次上汽集团智己汽车的“姿态”也不太好看,在车辆交付之前,出现了车主集体维权的事件,作为企业方面应当给出妥善的解决方案和正确的态度;可是智己汽车不仅没有理想的方案,同时还在官方APP里对提出质疑的ID进行删帖和限制流量的操作,这还算什么共创品牌呢?貌似这个APP最终就是用户拿来吹捧智己汽车的平台而已。
这是典型的“孔乙己”,在用户将智己汽车讽刺为孔乙己的时候,其产品经理竟然还能用“戴墨镜的孔乙己形象”加上“孔会会长”的签名来嘲弄用户,这种姿态很难看。
再次智己汽车搞出的“车机挖矿”也很容易让人误会,其采用的以行驶里程和使用记录等方式获得“水晶”,通过“水晶币”可以换取各种权益或者物品;而且“水晶币”的发行量有限,初期通过挖矿的方式比较容易获得“水晶币”,后期会越来越难,这是典型的区块链挖矿模式。
然而这个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虚拟货币,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但是,智己汽车这样的操作还是令人有些反感,因为区块链、虚拟货币在国内并不被支持,甚至于在企业单位中是禁止挖矿的;在车企里没有多少人会去谈论这个话题,有的也只是如马斯克的特斯拉这种品牌才会去炒作个东西。
智己汽车好的不学,拿“挖矿”来打擦边球,这是要和美国企业接轨吗?智己汽车还是沉下心来好好造车吧,否则只会是下一个飞凡。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et7新款啥时候出?
新款2024年出
et7新车新加入了鸟瞰3D全景视角,比如在倒车或会车时,鸟瞰图对细节的观察更为仔细,全方位保障用户的行车安全。
并且,用户可以直接拖动屏幕上的车辆,来切换不同的视野角度,据了解,蔚来ET7搭载了300万像素索尼专属的环视摄像头,可以实现3D全景影像、泊车辅助、透明底盘以及守卫模式。
{蔚来}{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