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理想ONE车友群,有没有学校老师透露下消息?
河南4月份连流动性较小的本地中小学生都很难开学,就更别说河南的高校了,从这些天河南的疫情防控形势上的变化和各地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上来看,河南高校4月份很难开学。
河南疫情防控形势一直较为复杂,人们刚从瞒报的郑某鹏事件的恐慌和愤怒中走出来,今天,河南竟然又出现一例本土新增病例,而且由该病例由顺藤摸瓜,牵扯出三例武汉抗疫归来的医生,这三名医生均为无症状感染者。
一下子挖出4例可能引发疫情传播的病例来,这让当地的疫情防控形势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起来。
首先,漯河已确诊病例王某某,是漯河市图书馆保洁人员,保洁人员负责整个图书馆的卫生工作,因此造成馆内同事及家人等15人密切接触并隔离。
将病毒传染给王某某的张某某,是郏县人民医院医生,曾参与武汉抗疫工作,从武汉返乡后隔离14天期满,体检时发现自己是症状感染者,而张某某在隔离期间还曾与同事周某某,刘某某聚餐,曾陪王某某返乡上坟,并一同吃住,结果,两位同事也是无症状感染者。
这样一来,河南的疫情形势又变得复杂起来,三位医生虽为无症状感染者,但也有传染性,于是,与三人密切接触者53人同样被隔离查看。
此事件后,是否还有新的病例产生,会不会有漏网之鱼,都需要时间来验证,而此期间,河南的学生不可能开学。
按照0增长28天的标准来看,河南学生最早开学时间也到了4月底了。河南的高校作为最晚开学的一批,开学时间会更加延迟,再加上最近各省区均有输入病例出现,也给高校学生流动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全国高校学生,包括河南在内,4月份很难开学。
漯河夏天好玩的地方?
漯河市是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一个县级市,夏天时候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可以游玩。以下是一些推荐:
1. 南海湿地公园:南海湿地公园位于市区东南,是漯河市的重要生态旅游景点。公园内有大片的湿地、荷花、和各种鸟类等,非常适合夏天散步和拍照。
2. 漯河古城遗址公园:漯河古城遗址公园位于市区东北部,是一个古城遗址和文化公园。公园内有古代城墙遗址和博物馆、园林、演艺广场等,夏天可以走走看看。
3. 漯河湖:漯河湖是漯河市有名的景点,湖面面积非常大,湖边很多都是绿树成荫的公园和游泳场所,可以在湖边玩水、游泳、划船、垂钓或是悠闲地散步。
4. 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是离漯河较近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夏天,虽然太阳较热,但是石窟内凉爽宜人。
除此之外,漯河市还有各种文化、历史、美食等方面的景点和活动,在夏天时候也很值得一去。
漯河有哪些历史名人?
要说漯河的历史名人,最著名的估计要数许慎了。漯河市专门建立有许慎文化园,国内外围绕许慎的研讨会、交流会有很多。外地朋友来漯河,多会提出参观许慎文化园的要求。
一、许慎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他倾尽毕生精力,从事于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最经心之作,前后花费了他半生的心血。由于许慎对文字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后人尊称他为“字圣”。因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闻名于世界,所以研究《说文解字》的人,皆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解字》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
据《后汉书》记载: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许庄村)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二、《说文解字》是中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辩识声读和解说字义的字典,收字9353个,重字1163个,共10506字,均按540个部首排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以六书进行字形分析,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分析文字的理论,同时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和汉代的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许慎细致地分析了上万个汉字形体,创立了以“六书”来分析小篆构形的理论,从根本上反驳了今文经学家随意根据隶书字体解析汉字形体、说解字义的弊端。
三、许慎文化园2018年9月开始建设,全园区按照对称的格局进行规划建设,以三个区为一轴,十二个节点,自南向北坐落在三级台底上。该园区的服务区占地共480亩,内含有多个不同的功能区域,是我国AAAA级旅游景区。
许慎文化园的中心区域有49.5亩,其中包含汉字大道、叔重堂、魁星亭等多个不同的重要建筑,也是园区的主要景致。此外,许慎文化园围绕着许慎墓而建,许慎墓作为汉代古墓葬,是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文化园中还划分有一个墓冢保护区,占地64.5亩,主要建筑为文物本体,加上部首方针、字形解意等景观。
四、许慎文化园是聚集多元文化的结晶体,充分表现了文化的多样性,而汉字文化作为园区的中心文化,通过多个景致小品来表现儒学文化以及科举文化。此外,该文化园还是一个展示我国文化遗产以及纪念历史伟人的集萃场所,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探究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
五、许慎呕心沥血,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使整个华夏民族在同一种精神上保持统一,而许慎文化园将古代传统文化展示在现代人面前,集文化性与旅游性为一体,使我们能够读懂历史文化,它不仅成为我国研究许慎文化的精神基地,并且对于弘扬中华传统的文字文化发挥了其独有的载体作用。
《说文解字》是我国首部按照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全球范围内出现最早的字典之一,它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每年高考前后,都有考生来这里祭拜字圣,保佑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岳飞《满江红》中所提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可不只是一句比喻,而是一段传奇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正是东汉时期的戊已校尉:耿恭。
耿恭这个名字大家听起来很陌生,并不算家喻户晓。但是他的经历可以说充满了传奇色彩。
现在有人将这段历史比喻成东方的《拯救大兵瑞恩》,但这也太贬低我们的祖先了。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并不算出名的将军,经历了怎样一段铁血传奇。
公元74年,东汉国力恢复后,重新经营西域,重新设立西域都护。东汉大军班师回朝,留下东汉开国大将耿弇的后代耿恭和关宠为戊已校尉,带领少数军队留守西域的藩属国车师国中。
耿恭
其中耿恭率数百人驻守在车师国金蒲城,与驻扎在柳中城的同僚关宠互为掎角,防备匈奴侵入西域北道,也守护着丝绸之路。
但是匈奴人看到汉朝大军回去以后,于第二年就派大军进攻车师国,杀死车师国王,转而攻打耿恭和关宠的驻地,将两支汉朝部队分别围在城中。
此时正值汉明帝驾崩,汉朝当局无暇西顾。车师国向匈奴投降,背叛了汉朝,与匈奴合兵,共计两万军队进攻耿恭。
耿恭积极的组织防守,用毒箭射退了匈奴人的一波进攻之后还趁夜色率领敢死队突击匈奴人大营,旗开得胜。
但是耿恭知道金蒲城无法久守,但是向内地撤退的道路早已被匈奴人掐断,于是他主动撤退到了更靠西边的疏勒城。疏勒城在天山北麓,傍临深涧,地势险要,扼守天山南北通道。是在当年是汉军修建的一个要塞,里面屯有粮草和兵器,适于久守。
疏勒城遗址
匈奴人自然怒不可遏,继续进攻疏勒城。结果汉军英勇异常,几万匈奴大军愣是攻不破区区数百人防守的一座要塞。匈奴人于是截断了疏勒城上游的水源,期望用断水的方式困住守军。
耿恭部队断水之后,不得不从马粪中榨汁出来饮用。危急时刻,耿恭率领部下掘地十五尺,拔剑插地,终于挖出了泉水,解决了断水危机。
水源危机解除以后,粮食危机又来临了。之前城内屯粮只够维持几个月,匈奴人强攻不成就一直在外围困着汉军。汉军无奈只能煮自己的护甲、弓弩中皮、筋部分来充饥。
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后汉书·耿弇列传》
连月的征战,耿恭身边的士兵们只剩下几十人了。匈奴首领还派遣使者前来劝降,希望耿恭投降,还会像以前对待李陵那样,把女儿嫁给他,并且给他封王。
但是耿恭没有答应匈奴使者的条件,还在城楼上当着城外众多匈奴人的面击杀了使者,并且将他身上肉片下来烤着吃。
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后汉书·耿弇列传》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正是讲的这段故事。
防守疏勒城
消息传到汉朝宫中,此时肃宗刚刚继位。司空第五伦认为消息传到洛阳城时已经是过了好几个月了,如今再派军队前去救援又需要好几个月时间,当地的守军很大可能已经被匈奴人击败了,派兵远征只会徒劳无功。
但是司徒鲍昱对此表达了强烈的反对,他认为如果现在因为敌人强大且道路遥远就不派兵前去救援的话,以后还会有谁能够为大汉守卫边疆呢?
“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后汉书·耿弇列传》
皇帝听后认为非常有道理。于是紧急下令让酒泉、敦煌一带郡兵进行集结,共计七千多人,由王蒙率领前去救援西域。
地图
王蒙带人一路进入车师国柳中城,大破匈奴军队,车师国重新向汉朝投降。但之前驻守在柳中城的关宠早已战死。王蒙看到柳中城的关宠已死,那么更遥远在疏勒城的耿恭肯定凶多吉少了,加上从柳中到疏勒还有近三千里路程,现在也已经进入冬天,路远道难,所以想撤军回师。
耿恭之前派出来求援的范羌此时坚持希望去疏勒城营救耿恭,王蒙于是分给范羌两千人马,让他独自前往疏勒。
范羌率援军穿过大雪覆盖的山岭,终于到达了疏勒城下。城中此时仅剩二十六人。
城中的人听到马蹄声以为匈奴人又来攻城,这些伤痕累累又饥寒交困的身躯,拿起早已残破的武器,登上城楼,想要迎接也许是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战。忽然却听得城下人大呼“我是范羌,大汉派兵来救援你们了。”众人喜极而泣。
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后汉书·耿弇列传》
这两千援军护卫着二十六名勇士,终于在第二年的三月份回到了玉门关,重新回到大汉疆土上。但是途中匈奴人不断进攻,且很多人早已负伤,羸弱不堪,最终撑到玉门关的只剩下十三人了,形容枯槁。
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后汉书·耿弇列传》
十三壮士归玉门油画
玉门关的守将亲自为这十三位壮士沐浴更衣,并且上书启奏皇帝建议皇帝为他们加官进爵,以表彰众位的功绩。
上疏曰:“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后汉书·耿弇列传》
耿恭仅凭数百人,在远离故土几千里的地方抵抗着百倍于己的敌人整整一年的时间。他的事迹值得被更多人熟知,他的气节也配得上更高的赞美。
随后十三位壮士回到洛阳,皇帝都将他们一一封赏。耿恭后面又率领过大军平定西北羌族的动乱,成为一代名将。
吉林省4月15日可以开学吗?
吉林省4月15日可以开学吗?
笔者知道,这个问题源于一个网络谣言,实际上吉林省教育厅已经出面进行了紧急辟谣!近日,网传一份“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中小学延后开学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为:因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境外输入病例高达5例,故原定全省高三年级4月7日开学时间延后!通过与吉林省教育厅核实,此文件信息内容为不实信息,请各位家长、学生、和网友不要轻信!关于吉林省开学相关信息,请大家以官方发布为准,不传谣不信谣!
3月27日,吉林省教育厅下发通知: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全省高三年级(含中职学校毕业年级)4月7日开学。请各地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吉林省各级各类学校制定错峰错时开学实施方案工作指南》、《吉林省关于切实做好全省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开学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坚决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安全。各地在确保高三年级安全有序及时开学的前提下,严格落实“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的底线要求,综合研判、审慎确定中小学其他学段、其他年级开学时间。
吉林省的开学通知,是经过吉林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的,报请教育部审核批准通过的,不可能朝令夕改,这是常识!吉林省作出开学决定绝不是轻举妄动,而是严格按照防疫专家的科学建议和教育部关于开学原则的规定,来认真研判形势,而作出的负责任的决策,怎么可能会随便改动呢?吉林省的防疫态势良好,疫情防控成绩优秀:截至3月29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93例,累计治愈出院92例,病亡1例;全省连续35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全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例,均在院隔离治疗;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46人,均在指定地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3月29日,吉林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现场会在吉林市二中举办。当天,市教育局领导、局机关处室负责人和全市直属中小学、幼儿园及职业学校的校长观摩了防控演练:“报告校长,一名学生经两次测温均显示体温超常”,接到报告后,吉林市二中校长李福全迅速拨通120电话,联系将发烧学生送往指定地点隔离;随后,学校工作人员立刻对体温异常者接触区域进行消毒。难道真的又出现了新冠感染者?不要慌张,这是高三学生开学前模拟演练的一幕。吉林市二中严谨规范的操作、科学精细的流程受到与会者连连称赞,而当天市二中的演练正是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严防疫情、全力备战开学的缩影!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吉林省教育厅的开学是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而不是可以随意改动的;大家要坚定相信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而不是去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谣言止于智者,4月7日高三年级毕业班开学是确定的,不存在什么延迟到4月15日开学的谣言!
{理想}{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