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群大全

小鹏P7i西安车友群_理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

{车友群}{小鹏}

小鹏P7i西安车友群,理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

先说比亚迪:

比亚迪放在这里是不合适的,首先比亚迪不是造车新势力,它已经能算老牌车企了,而且是能够掀翻传统燃油车的生力军。旗下不仅仅有纯电汽车,更有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动。产品线较为齐全,而且连续多年新能源销量领先。

小鹏P7i西安车友群_理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图1

把比亚迪和这些造车新势力放在一起,可能是题主对比亚迪并不了解。这是一家传统车企,它造出了中国第一台1.5T发动机,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离合变速箱,掌握着ECU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唯一一家可以制造车规级电控芯片IGBT的企业。比亚迪的研发投入是国内较高的,掌握专利算是最多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独步天下,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车企。比亚迪的插电混动,DM3.0,甚至是明年将要上市的DMi4.0,领先其他车企至少两代以上!

哪怕没有新能源,比亚迪凭借燃油车依旧能够在国内占据一席之地。1.5L的骁云发动机日效率高达43%,是全球热效率较高的量产发动机,和马自达的创驰蓝天能打个平手。用在燃油车上1.5T的发动机日效率38%,依旧是国内一线水平。

现在汽车按照动力系统来分,可以分为三种:燃油车、插混车和纯电车。像是48V轻混,日系双擎弱混,电的参与程度不高,所以归为燃油车范畴。毕竟国家也是把双擎归为节油车而已,不算新能源。而新能源领域,主要就是插混和纯电,其中有增程式,虽然算是增程式电动车,但是也有内燃机,可以归为插混。日后可能会有氢动力新能源,但是我并不看好前景。我赞同王传福的观点:老百姓不会为环保买单,只会为省钱买单。氢动力除非能做到纯电一样的用车成本,还需要像加油站那样方便,还要解决安全性问题,这才有可能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现在虽然新能源发展迅速,但目前仍旧是燃油车的天下。纯电汽车因为续航和充电慢的问题,短时间肯定无法得到有效普及,哪怕现在续航已经达到了700多公里,可是因为充电慢,续航焦虑依旧无法解决。除非电池技术得到质的突破。

目前来看,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是可以完全取代燃油车的,这一点和纯电不同。大部分家庭用车都是以市区短途为主,插混车纯电80Km左右的续航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应用了。如果续航里程超出,用燃油当成混动车开,一样没问题。增程式其实也是如此,只是和插电式混动比,内燃机无法参与驱动车辆,多了一次能量转换,不管是动力和油耗,都略逊一筹。所以竞争力也很有限。

在纯电车全面取代燃油车之前,插混车是较优的过渡,这个过渡会持续多久不知道,但是在过渡期间,插混车是较优的选择。而在插混领域里,没有人是比亚迪的对手。如果说笑到最后的话,别和这几个新势力比,和丰田大众比较,比亚迪都不虚。

再说恒大恒驰

说新势力,可是这也太新了。我们点评年轻人朝气蓬勃,谁日后更有发展,一个小BABY混了进来——说婴儿都不对,车没有正式上市,只能算个胎儿。我不敢说恒大造的车未来没有发展前景,可是三岁看老,这还没出生呢。

就这几天的事,恒驰1亮相了,在他们自己的产业园里转了两圈,发了几张官图。结果网友一看,轮胎装反了……这里小科普一下啊,恒驰1采用的是马牌265/40 R22的SUV轮胎,轮胎是有花纹的,不同花纹和地面的摩擦力肯定不同,而且还涉及到一个排水性的问题。所以轮胎给你标注了正反面,内侧叫Inside,外侧是Outside,这是一个修理厂的学徒工都不允许犯的错误。然而恒大,投了450亿要造车,却犯了这么个低级的错误!从上至下,官方图曝出来了谁都没发现!

不知道这算不算出师不利,但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车企不怕犯错误,可是不能犯这么业余,这么低级的错误!就冲这一点,我不看好它。

我还拿比亚迪说事,比亚迪为什么要请奥迪的设计师来设计外形?为什么要挖来奔驰的底盘专家来调校底盘?哪怕是品控,都斥重金挖来一个专业的品控团队。这些积累不是光投资砸钱就能做到的。而且450亿放在车企里投入算多吗?

威马、小鹏、蔚来,甚至包括埃安、特斯拉。

把他们放在一起,因为他们都只做纯电汽车。我们不能说错,既然要弯道超车,你再在发动机领域和人家较劲显然是不明智的,你不可能再去研发一个自主产权的发动机,买别人的发动机攒车有限的很low,所以上来就纯电汽车,这样的决策不能说错。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纯电汽车的门槛真是太低了。

我本人是比亚迪一代唐车主,作为消费者来说接触新能源算是比较早的了,也有很多人问我关于新能源车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只要预算够,买插混没错,因为现在插混哪怕不充电也比同价位的燃油车强,在各方面都可以完美取代燃油车——我不是比亚迪的托,但插混领域还真没有谁干得过比亚迪。但是……纯电车,只要超过20万,全都不推荐。包括比亚迪唐、汉。

为什么?因为目前的纯电技术尚不成熟,你花20万,只能买到一个不成熟的产品。比如说汉EV,比如说特斯拉,20多万,续航600Km,或许两年后电池技术突破了,续航1000Km的纯电车只要十万。而且毕竟存在续航焦虑问题。平时充电桩倒是好找,可是扎堆了怎么办?前面五辆车等着排队,你续航还有30公里了,你等不等?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低价纯电车可以,只为了市区代步,长途我干脆不开。或者家里有两台以上的车。

我的观点可能有些偏颇——20万以上的纯电车都是割韭菜。

所以,威马、蔚来、小鹏,甚至是特斯拉,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关键看电池技术谁先能做出突破,谁先能解决续航焦虑问题,第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通吃,其余不说一无所有,也只能拾人牙慧,苟延残喘!

当然,这里面特斯拉财大气粗,已经从玩资本到玩技术达成了完美的蜕变,人家在自动驾驶领域,电控领域的技术都是这些造车新势力望尘莫及的。但是,现在的纯电车依然是不成熟的,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性。

这几家造车新势力,我都没向粉丝推荐过。如果想要买纯电车的话,我甚至推荐长城的欧拉好猫(女性适合),或者奇瑞的大蚂蚁,终身保。毕竟是长城,毕竟是奇瑞,说终身保我相信能保终身。而这些新势力,现在就只有一两款车型,而且销量也不稳定,基本上年年赔钱,要不是金主爸爸在后面撑着,或许已经轰然倒塌了。

不过话说回来,小鹏在自动驾驶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和广汽埃安都能算是国产中的领先水平。蔚来这几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换电模式我个人并不看好,不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有独到之处的。我不太喜欢蔚来的那种运营,与其说卖车,倒不如是卖服务。或许是我观念跟不上了,但我还是觉得产品力依旧是第一位的,靠服务来弥补的产品力依旧难以长久。

至于威马汽车,呵呵,我不太了解。

理想One所代表的增程式

增程式有内燃机,不过因为内燃机不参与车辆驱动,所以只能叫增程式电动车,而不是混动。这样的优势是节省了变速箱等一系列发动机所需要的传动部件,可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多了一次能量转化,动力不足——和内燃机可以参与驱动车辆的插混相比。

我们拿唐DM和理想One来比,不谈车身大小和空间,只说动力模块。唐DM让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工作,可以爆发百公里4.3S的加速。理想One和燃油车比当然也不慢了,不过6.5S,其实都是电动机在工作。唐在高速运行时,发动机是主力,可以驱动车辆的同时给电池充电,尤其是在高速上,内燃机的优势明显。而理想和所有电动车一样,电动车只能通过提高电机转速来加速,高速时电量消耗明显,这时候还需要内燃机工作发电,这才导致理想的油耗偏高。你说理想那么大车身,百公里9—10个油已经不错了,这要分怎么比,如果不是增程式这种动力模式的话,油耗完全可以更低。

另外,能够买自东安动力的三缸1.2T的内燃机也的确过于孱弱了一些。这也侧面体现了新势力的底蕴不足。

我否定的并不是理想One,也不是理想,而是增程式,比亚迪的DM3.0系统就已经把增程式作为一种工作模式了,DMi车型能在亏电状态下达到3.8L油耗也是因为增程式的关系。所以我的观点不变,增程式没有前途,在纯电车全面普及,替代燃油车之前,插混是较优的解决方案。

最后说一下个人预测吧。比亚迪拿出来,人家一定是会笑到最后的,这场新能源的革命可以说是比亚迪凭借542一手掀起来的。(当然也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它和这些新势力造车没有可比性。

恒驰现在还没出生,所以没办法下结论,可是会不会胎死腹中呢?会不会呢?总之轮胎的事情不是个好兆头。如果我是恒大的高层,一定会说是受到了竞争对手的恶意针对,买通了工作人员云云。真的是太丢脸了,无解。

四个造车新势力里,我猜——强调是我猜哈,可能是威马,刚刚曝出自燃门,本来就没有什么底蕴,还自燃了,所以我真的不看好。威马可能是第一个出局的。

第二个是小鹏,虽然我说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有一定的建树,软件方面不错,但是硬件层面……我感觉小鹏就不像是造车的,更像是玩资本的。

第三个是理想,毕竟目前只有一款车,而且是比较过时的增程式。理想One的驾乘感受还算不错,但是问题也不断。前景我一样不看好。

蔚来毕竟度过了不少难关,虽然我依旧不看好,但它可能存活下来,毕竟人家营销玩得好,现在市值这么高,不图大富大贵,成为一款小众车生存下来我觉得问题不大。

小鹏p7是哪个公司生产的?

是小鹏公司生产的。

小鹏汽车公司是国内新势力造车企业的代表。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的车型有p7、p5、G9等。p7是属于一款中大型轿车,售价在20万~30万之间。

该车型属于一款纯电车型,如果对纯电的中大型轿车感兴趣的车友可以考虑购买小鹏P7

今年的电动车指标比亚迪特斯拉几何小鹏?

建议买特斯拉,现阶段买电车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续航,这个三款车基本差不多,都能满足要求,解决了里程焦虑。第二方面,这个现阶段最关键,那就是无人驾驶技术,这一块,特斯拉技术较优,行业领头羊,积累了大量了无人驾驶大数据,算法最成熟。小鹏用的是特斯拉放弃了的英伟达技术,数据量我不足,作为消费者,花钱做小白鼠,没必要,还是买现成的好,毕竟车子是耐用品,不可能经常换。第三方面,智能互联,这个方面,各有各的优势,发展比较快。综合考虑,电车,如果预算够的话,建议入手特斯拉,再则,比亚迪,小鹏最后。

小鹏车外借不授权行吗?

小鹏车外借不授权不行,小鹏p7授权给别人使用的话,必须要让别人也下载一个小鹏p7的APP软件,从APP软件内部进行授权就可以了,授权完之后的话,客户可以正常上所及所及着车,只需要使用手机就可以工作了。您能够随时知道自己车辆的位置,软件还为用户提供了官方的一手资讯,品牌车辆有什么最新的资讯内容您都可以在平台内快速了解到,在这里还可以与其他车友一起交流。

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四款车怎么选好?

高端新能源车,截至目前为止,还是只有两种,特斯拉和其他!

新能源有很多水平,你既然列了这四个选项,想必需求定位还是算高端的,不然如果亲民新能源的话,我会推荐比亚迪,还要一些常规的大厂也不错,比如通用集团和丰田大众等等!

高端新能源的卖点是什么

第一,品牌,还是品牌,想要树立一个品牌是非常艰难的,除了常规大厂,特斯拉已经完全做到了,而且是在全世界范围之内!

第二,不输燃油车的动力,这个的话基本上新能源车企都能达到,电动车要达到高输出功率和扭矩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第三,相比与普通纯电动车,更加长久和稳定的续航。能标出400公里续航的车企一大把,真正综合路况开起来能达到80%的少之又少,而豪华纯电动车,这方面的情况会好很多,最起码如某些坑人之作大冬天从200掉到20续航!

第四,内饰的豪华感和科技感,以及自动驾驶。这方面特斯拉就更加难有敌手了,如果说豪华感方面还没有特别下功夫略有简洁的话,科技感和自动驾驶是比较难突破的,大多数车企还停留在L2或者L2.5的自动驾驶水平,国内做的好一点的车企就三家,蔚来、小鹏和长安,而小鹏甚至有窃取特斯拉技术的嫌疑才能有现在的发展。即使这样,距离特斯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还差的比较远。

第五,比普通新能源汽车更好的保值率。普通的纯电动车往往保值率堪忧,很多国产纯电动往往三年就剩30%,五年就是一堆废铁,这个保值率和燃油车差距实在太远,是难以被普通消费者接受的。高端品牌,因为品牌和续航更稳定的原因会好很多!

再来简单点评一下四款车,先说特斯拉。

基本上上面高端新能源的卖点,它都占了,这就是推荐特斯拉的理由!而在19年的前三个季度,Model 3的销量是43000台左右,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宝马2、3、4、5系全部加起来也才25490辆,奥迪A3、4、5、6加起来更加不堪,仅仅18996辆!

蔚来

蔚来的话,算是国内豪华新能源比较先驱的存在吧,而且虽然一直在亏损,但我觉得已经非常成功了,很多高新企业、科技企业高管都拥有一辆蔚来ES。机械素质方面和燃油车有差距,但开起来体验还是不输燃油车的,在服务、豪华性和续航方面已经是优秀的存在,毕竟价位摆在这里。

小鹏

小鹏这个品牌我个人比较看好,因为它的定位比蔚来低低很多,基本上是卡在比亚迪这些普通品牌和特斯拉品牌的中间位置,应该可以分到一部分市场。前面也说了小鹏可能偷师特斯拉的问题,这也是商业问题吧,不过可能正因为如此,小鹏走在了前面!

理想

说实话理想的话是这几个里面比较特殊的存在,它不是纯电动的,搭载了一台1.2T的三缸发动机。外观比较不错,多了就不能说了,理想有tou条投资成分,总的来说就是慎重选择!

{小鹏}{车友群}

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与网友投稿,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联系本站客服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idianev.com/qun/156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