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理想L8车友群,可不可以安排一波日本的景色?
历史吹散了庭园的砂石,战争让禅寺面目全非,图纸不知所踪,京都人在想象中描绘着往昔园林的风采。作庭人们大多是僧侣出身,他们凭着自身修行参悟,一点点复原心中的枯山水……然而,在80年前的昭和时代,一个未入佛门的俗人走遍日本400多座庭园,调研了古代的园林数据和作庭手法,创造了东福寺八相庭。如今她成为了解枯山水最热门的打卡地,而重森三玲的庭园,也被冠以极具现代的古典枯山水之名。
龙安寺的枯山水是抽象的,而东福寺的方丈庭园是如此具体、鲜活。重森三玲在钻研了日本作庭技法和各个庭园的奥义之后,收到了东福寺方丈庭园的设计邀请,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从他遇到东福寺的那一刻起,只有这样一座方丈(禅寺中主持居室或客殿),将由东南西北四面庭园环抱,也从未有过这样一座庭园,将人们对于永恒的愿望表达的如此彻底。
入门踏进回廊,就是南庭。狭长的庭园里,左右两部分映入眼帘:东侧四组石组矗立在波涛荡漾的砂海之中,这是中国传说中的不老仙山:瀛洲、蓬莱、壶梁和方丈。东侧苔藓覆在砂石之上,是五座突出平面的苔藓山丘,这叫做筑山,代表着临济宗在京都的五山,也有人说这代表着中国的五岳。砂石上一圈圈波纹从立石中央向远处推开,这是传说中的八海。坐在长廊的地板上,从东至西望着水波荡漾,思绪一点点延伸,这天阳光拥抱着我,望着这片仙境,仿佛看到当年秦始皇派出一批批使者遍寻长生灵药……
晒够了太阳,沿着长廊绕到西庭去,这是灌木与苔藓、白砂组成的“井田之庭”。灌木被修剪成一个个小方块,与白砂交错,这是取自《孟子》中提到的古时田地制度“井田制”——土地归国家公有,这是古时的乌托邦。井田制也只从商周延续到春秋年代便土崩瓦解,青苔在这十几年里肆意生长,越过边界覆盖了周边的白砂,似乎诉说着过去不可追。
波纹推开,从西向北,我来到“市松之庭”。苔藓和敷石规规矩矩的间隔出一块块小正方形,组成市松图案,像极了某大牌包包的棋盘格,让人更觉养眼。背后通天桥外满山枫树微红,随风摇晃枝丫,好像提醒我们,她们随时都会凋零,景色虽美,记得珍惜这一刻。
从棋盘的大地上走出来,秋风微拂脸颊,清风将我送到九天之上,东庭被称为“北斗七星之庭”。七块石柱是从修建寺院的废弃石料中取材,在银河之中排成勺子形状,这就是北斗七星的形态,重森三玲将宇宙也雕刻在小小的庭园之中。
我想,这里之所以被世人称为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也是因为重森三玲不同于古代作庭家的留白,而是将禅宗思想,将自己美好的愿望统统注入八相庭之中。欲望,不掩饰。我不禁想,在东福寺里修行的人,面对大师为世人总结的所有美好期待,要有多努力,才能真正物我两忘呢?
{理想}{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