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理想ONE车友群,安徽宿州和淮北哪个城市发展潜力大?
如果不从地域面积、人口数量看,从现在经济发展质量、未来产业发展潜力看淮北要好一些。至于未来会不会合并,短期看没有这个可能,但两个城市之间作一些区划调整还是有些可能的,比如把宿州的砀山、萧县划给淮北,这样一则给淮北扩大了发展空间,二则给宿州减轻包袱。
宿州面积9787平方公里,人口650万人,管辖埇桥区、萧县、砀山、泗县、灵璧四县,是一个农业大市,境内砀山酥梨、萧县葡萄、符离集烧鸡、灵壁奇石名扬天下,萧县也是中国书画之乡,这里的农民都能画得一手好画。
宿州工业基础薄弱,现具有未来成长潜力与优势的产业是云计算。宿州号称中国云都,拥有两个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云计算产业园:一是宿州市政府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世纪互联”合作的“宿州智慧云计算产业园”, 这是中国在建的最大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是由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建设的“中科云智慧(宿州)产业园”,这是中科院落实国家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总体要求,国家发改委统筹规划、指导全国布局的首个云计算产业示范园区。
再说说淮北的情况淮北面积2741平方公里,人口216万,下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濉溪县,是安徽地域面积最小的一个地级市。淮北是皖北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过去支柱产业为煤炭、电力、纺织、酿酒等,淮北矿业、皖北煤电是全国500强企业,口子窑是全国知名白酒。
淮北面临的问题是煤炭资源枯竭城市需要转型。淮北市政府10年前已开始布局城市的转型,现在淮北的非煤产业在整个GDP中的比重逐年加大,是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比较成功的城市,目前淮北科技含量高、起点高的两个千亿级产业煤化工产业和陶铝产业已初步形成基础规模,为淮北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淮北与宿州的合并多年来一直是网上和民间热议的话题,政府也多次批复了对这个问题的官方答复。淮北人主要是基于淮北地域小通过合并宿州部分地区,扩大淮北的发展空间。宿州人主要是借淮北支柱产业枯竭的机会,合并一个工业基础好的城市,壮大宿州的基础实力。
但,这两个城市谁合并谁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合并一般实力强的城市合并实力弱的城市,这样才能起到强带弱一起发展的作用。这两个城市说谁弱,谁可能都不服气,两者都没有带动另一个城市发展的底气与实力。各自作好自己的定位,打造自身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协同打造宿淮城市群才是上策。
关注大师兄,成功更轻松!
快慢班成教育公平的最大毒瘤?
"快慢班"成教育公平最大的毒瘤,听起来这顶帽子可挺大呢!
何谓快班,何谓慢班?一千个家长有一千个理解方式。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家长马上就想到,快比慢好!让我的孩子进快班!那么快班就一定比慢班好吗?进了快班的学生真就是已经一脚迈入清华北大985了吗?而分到慢班的学生就注定无缘理想中的大学吗?
这世上哪有如此绝对的事呢。拿高中来说吧,如果分个快慢班就能注定结果,还要三年高中学习干嘛呢,直接发个大学通知岂不省事?
我了解的高中,所有的老师都是竞聘上岗,凭实力水平吃饭。学生认可您的教学水平,您就有班带有课上。每位老师都很珍惜工作机会,尽心竭力的给学生上课,不说啥高大上的套话,说句最实在的,这就是自己的饭碗,敢不端好护好嘛。
所以,快慢班的老师都是尽职尽责的好老师。
再说学生,学生千千百,各有各不同。学习方法,接受能力,自律自理能力都不同。
有的学生上课专注度高,下课时间安排的紧凑,有预习有复习,他自己就要求自己急行军。快班的确是节奏快。很多基础知识点,老师一带而过,只拓展一些经典题重点题。老师带着急行军全速前进,这就是快班。
而有的学生玩心重,课上需要老师敲黑板,课下需要家长紧督促。老师节奏稍微快一点,就觉得累,跟不上。这部分学生,需要老师更耐心细致的讲解,更多的督促要求。老师带着不适应快跑的学生,稳步前进的,这就是慢班。
快还是慢,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适合自己的选择,就是较优的。
如果自己本身就有分别心,太在意学校的快慢分层,分到快班就觉得骄傲自大,分到慢班就自我否定自我放弃,那这两种心态都不会有太理想的结果。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校学生也是一样。学生成绩的好坏,不只取决于师资力量的配比,更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努力。
当前历史赋予六安人的机遇你准备好了吗?
中小城市未来的考量,当前历史赋予六安人的机遇你准备好了吗?
当前网上对三四城市争论之声不绝于耳,那么全国的中小城市有多少?根据2011年统计全国有中小城市2160座,总人口10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5%。如果按专家们说的中小城市人口都往大城市跑,我认为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中央提出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即定战略方针。六安地级市四线城市,当前城市的排名定位决定了其亮点不是太多,本地人的过渡吐槽掩盖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潜力。我认为这都是暂时的,长远来看,十年二十年后的六安将会变得更漂亮,
我是外地人,来到六安三年作为旁观者,我亲眼见证了六安城市建设的巨大变化。我想说一下十几年前的上海,我记得当年大家都提到的是上海速度:一天一个样,三年大变样。90年代的上海如何?老百姓真的很穷工资也很低,当时上海搂市房价也就在2000~3000元/平 ,有的地段贷款买房还执行0首付,有的地段买房还以可以落上海户口,就是这样优惠条件,当时上海好多房子还卖不掉,现在看来真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因为老百姓手中没有钱!看看20年后的今天上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上海人抓住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机遇才有了上海奇迹。现在的六安就和90年代的上海何其相似。
六安现在正处在转型期的节点,2016年安徽被接纳进长三角经济区,就预示着安徽即将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随着国家战略重心向中西部地区,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转移,安徽地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就是历史赋予六安人的机遇。安徽包括六安将是沿海地区企业转移的承接之地,也是公路,高铁的枢纽之地…….,得天独厚的政策和地理位置优越,三年来六安招商引资进驻的企业,工厂,开发商己遂年增加,六安市区,霍山,舒城,金寨进驻的几十亿,上百亿的企业和工程项目屡见不鲜,为解决六安居民“就业”,创造出了无限的机会。六安的标致式建筑如图书馆,电视塔,体育场,政务区,南山新区……如雨后春笋不断诞生。先富带后富,大家共同富。这是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大政方针。六安发生的变化大家都有目共赌。“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百年一遇难得碰到的机会如当年的上海,正展现到了六安人面前,你谁备好了吗?
未来安徽和六安潜力有多大,第一:享有长三角城市群红利: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中国城市群排名第一。第二:中央对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以及对六安和金寨的特别关注。第三:故乡情节:108位开国将军诞生地,开国将军众多后人的故乡情节终将会慢慢发酵。第四:人口红利:六安市总人口580万人,2017年六安市域人口60万?规化到2020年六安市域人口将达到80万人,2030年市域人口将达到120万人,外出打工有100万人。第五:成本红利:土地多,土地价格低,工资低,房价低,破旧危搂多。第六同城化:六安将会成为合肥后花园,合肥睡城。第七:交通枢纽红利:高铁,交通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第八:承接企业红利:招商引资,沿海和国外企业大量内迁和投资的理想的承接地……
安徽未来会成为经济强省吗?
必然会。国家战略、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多方面都有成为经济强省的潜质。
硬实力国家战略
2019年长三角地区正式被纳入我国国家战略规划,与以往不同的是,新的规划将安徽和江浙沪一起列入长三角城市群的规划: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宣城八市进入了长三角城市群规划,无疑会对安徽的经济拉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理位置
安徽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再一个离原来的长三角城市群非常近,交通发达,地理位置好,辐射作用极强。
淮河
自然资源
除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矿产资源门类较全。安徽省矿产种类较全,截至2011年,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58种(含亚矿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26种(含普通建筑石料矿种),煤炭储量250亿吨,铁矿储量29.9亿吨,铜矿储量384.9万吨,硫铁矿储量5.64亿吨,分别居全国第7位、第5位、第5位和第2位
工业底蕴
安徽的工业门类较全,从能源、汽车到农副产品加工等,有着非常好的工业基础。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汽车、机械、家电、化工、电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软实力文化底蕴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主要由淮河文化、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组成,同时还有着非常好的经商基础,作为徽商的发祥地,安徽人的经济头脑也是一种加成。
徽商故里
教育事业
安徽省虽然好大学不多,但是也有中科大和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一些不错的学校,还有一些比较专业的如安徽工业大学等,对安徽的教育有非常大的贡献,别忘了叫安徽省南京市的南京,离合肥不到两百公里,那里可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高等教育基地。
安徽省只要能够借着国家战略的东风,发挥好自己的优势,成为经济强省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