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3i新乡车友群,小鹏汽车还活着了吗?
小鹏汽车目前还在经营,而且发展的势头相当迅猛。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经过几轮融资,现在暂时处于造车新势力头部,于2020年8月在纽交所上市,也是既蔚来之后第二家登录美股的造车新势力!目前旗下两款在售车型,SUV小鹏G3和B级车小鹏P7,销量均处在新势力造车阵营第一梯队。小鹏有备胎吗?
小鹏汽车是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其产品主要是电动汽车。根据小鹏汽车官方的介绍,他们的车型都是采用了电动驱动系统,因此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备胎。但是,小鹏汽车在车辆的后备箱中配备了一套紧急修补工具,包括胶水、气泵等,以应对轮胎漏气等紧急情况。此外,小鹏汽车还提供了24小时道路救援服务,为车主提供全天候的帮助和支持。因此,虽然小鹏汽车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备胎,但是他们提供了其他的解决方案,以确保车主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小鹏汽车月生产量是多少?
2021年2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了2021年1月交付成绩,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
1月总交付量 6,015 台,同比增长470%,连续7个月同比翻番,连续第三个月创历史较优月交付成绩。小鹏P7单月交付再创历史新高,达3,710台,交付量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自2020年7月实现大规模交付以来,小鹏P7已累计交付18,772台。小鹏G3单月交付量2,305台,同比增长118%,创最近18个月交付量新高。买了小鹏g3i后最后悔的是什么?
买了小鹏G3i后最后悔的是
小鹏g3i舒适性略有不足
不得不说造车是个系统性工程,很多东西需要沉淀,小鹏g3i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在一些细节上还略有不足。该车座椅造型十分运动厚重,观感上不错,但是乘坐体验会感觉有些硬,前后排座椅皆是如此,长时间乘坐会感觉不适,人体工程学设计上还有提升空间;作为一款紧凑型SUV,合理设计空间还是能有不错的体验,不过由于该车前排座椅的厚重靠背占据较大的前后空间,虽然靠背做了凹陷设计,但是正常男性坐在后排可能只有一拳的腿部空间,会感觉有些局促。
小鹏g3i维修经济性较差
从中保研的碰撞成绩看,小鹏g3i的安全性还是值得肯定,对车内车外人员的保护都达到了优秀,但在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性指数方面获得较差评价。小鹏g3i在15km/h的正面碰撞的维修经济性得分为0分(满分24分),主要原因在于,碰撞中气囊弹出,而且铝合金机盖变形,整体维修成本很高。
如何评价小鹏汽车?
从 2016 年开始关注国内的新造车公司到现在已经快三年了,在各家新公司的发布会现场见证了数不清的概念车和所谓的量产车,但到了 2018 年了,真正试驾过的新造车企业量产车,也只有昨天试驾的小鹏汽车 1.0 版本。
这并不是说别家的产品都不靠谱。去年的时候,我在北京金港赛车场,坐着蔚来破记录的纯电动超跑 EP9 跑了几圈,今年年初的拉斯维加斯 CES 上也作为国内首批媒体,试乘了拜腾 49 寸大屏的概念车型。但是,要论真的上手试驾,小鹏汽车的 1.0 版本确实是我第一次试驾新造车企业的量产车型。
简单说下小鹏汽车 1.0 这款车。2014 何小鹏、夏珩、何涛等人创立了小鹏汽车,在去年年中辞去阿里所有职务后,何小鹏出任小鹏汽车董事长。去年 10 月 12 日,小鹏汽车与郑州海马合作的首款量产车型小鹏汽车极客版,也就是我昨天试驾的 1.0 版本正式亮相,但这辆已经能合法上牌的小规模量产车并不是小鹏汽车面向消费者的第一款车,第一批产品主要用于测试和研发。4 月 23 日,也就是今天,小鹏汽车首款面向消费者的车型 G3 才会正式发布。
(小鹏汽车 1.0 版本)
试驾 1.0 版本的原因很简单,小鹏汽车希望媒体能够先通过 1.0 车型对小鹏汽车有个直观了解。即将发布的 G3 车型,也就是小鹏汽车的 2.0 版本,在驾驶感受上与 1.0 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对外在造型以及内饰和车载系统部分进行了调整,并且升级了大量的供应商,也就是说,面向消费者的 G3 版本,肯定是要比 1.0 版本使用体验要更好。
试驾时间不长,大概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绕着北京奥森公园的周边简单的开了下,拍了个不长的视频算是记录了下试驾过程中的第一感受。试驾结束,回味了下,还是决定用文字再详细说说。
先对小鹏汽车的 1.0 版本做个总结:
1. 外观相对平庸但颜值不低。
2. 内饰质感达到了 20 万级别合资车辆的水平,材料一般但做工不错。
3. 驾驶体验和特斯拉很像。
4. 驾驶感受很像性能不错的普通燃油车,整个车很灵巧。
5. G3 版本要比现在的 1.0 版本更好。
从外观到驾驶感受,我们一点一点来说。
小鹏汽车 1.0 版本是一个外观更贴近与普通紧凑型 SUV 的车型,看上去不算特别炫酷,但还算有特点。2.0 版本,也就是 G3 车型在外观上做了比较大的调整,车身尺寸没有太多改变,但是车头和尾灯处的变化更大,让整个车的造型更有未来感也更加犀利。我个人觉得其实 1.0 版本的外观对比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新能源车就算是不错了,G3 确实也好看不少。
(蓝色车型是小鹏汽车 1.0 版本,灰色车型是小鹏汽车 G3)
新能源车的结构特征决定着对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的车内空间更大,设计内饰的空间也更大,但是大空间不意味着设计好营造气氛,弄不好就会像特斯拉一样,内饰用料很好,但内饰简约到近乎空旷,甚至有点单调。小鹏汽车 1.0 目前的内饰我觉得尺寸掌握的比较好,虽然同样是和特斯拉类似的中间全触控大屏,但是车辆驾驶位用金属的空调出风口很好的营造出了一种层次感,出风口下方的翻毛皮材质也让整个内饰显得质感不错。
不过你要不满意也没事儿,昨天的试驾时 G3 的车门还不让打开,但我从车窗外看了一眼,G3 的内饰氛围要比 1.0 版本更加细致豪华一些,1.0 版本中一些看起来还比较粗犷的翻毛皮包裹在 G3 上换成了真皮包裹,更有豪华感。
但不管怎样,我觉得但凡是开过特斯拉的人,坐进小鹏汽车 1.0 版本,都不会认为这个内饰设计的不好。
驾驶体验和特斯拉以及奔驰很像,同样用的是怀档,非常方便。车载中控的大屏部分触控和拖动都挺流畅的,但因为小鹏工作人员说目前版本还只是测试版,不是最终版,就不在文章中赘述,有一些我觉得很好的功能,在视频中提到了,下面还是重点聊下驾驶感受。
试驾的这一个多小时,恰好赶上了正常路况,堵车,空旷道路这几种日常城市使用中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最直观的驾驶感受是整个车开起来有点像特斯拉,也有点像普通燃油车,加速很线性,也不会感觉像普通新能源车那样车身很沉,整个车的转向非常灵巧,掉头时转向半径很小。
目前车辆的参数是:电机最大功率140KW(约190匹马力),最大扭矩300Nm。百公里加速 8.4 秒,车长4.47米,轴距2.61米,所以这样紧凑型的 SUV 配合这样的动力,可以说在城市中是绰绰有余的。标准模式、运动模式、经济模式以及节能模式这四种驾驶模式可以调控电能和动力的输出限制,方便根据实际使用需求优化车辆性能输出。
运动模式下加速很快,虽然并不会有特斯拉那种狂暴模式的眩晕感,但是在城市里随便超个家用车肯定是够了,而且加速时候仍然觉得整个车的可操控性很好,急加速再并线时候也因为悬挂相对较硬,车身没有出现明显的侧倾。
标准和节能模式下整个车的动力输出会被限制一些,为的是更舒缓的驾驶体验以及更长的电力续航。目前 1.0 版本的电池容量不算太大,等速续航里程在 300 公里以上,工作人员很实诚的说他们平时开的车大概也能跑个二百多公里,但最终 G3 版本的综合续航会在 320 KM 左右,不算特别突出,但是日常生活肯定是够用了。
这也不是说这个车开起来哪儿都好了,我个人觉得小鹏汽车的 1.0 版本底盘中规中矩,悬挂相对也较硬,所以开起来遇到坎儿的时候颠簸比较明显,当然较硬的悬挂其实意味着路感更好了。另外行驶起来隔音似乎不是特别好,可能还是和小规模量产车的做工有关,因为试驾过程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还是要等最终的 G3 开放试驾再测试下这些问题。
最后做个总结吧,我给小鹏汽车 1.0 一个整体正面评价的原因很简单:首先,这是所有新造车企业中,最先开放车型试驾给媒体的品牌。且他们对于自家的产品真的足够实诚,在试驾过程中,小鹏汽车一位工作人员开诚布公地跟我讲了他自己作为平时经常会开到这辆车的工作人员,对于这辆车的评价。也很坦诚说明在这个价格定位区间的车型,小鹏汽车的优势是什么,做的相对比较常规的是什么。
这种平常心,其实在“万事都要求颠覆”的新造车领域是非常难得的。而在我今年几次采访何小鹏的经历中,同样能从何小鹏的每一次回答都感受到他对造车这件事的谦虚与真诚。
试驾完小鹏汽车的 1.0 版本,算是大概对小鹏汽车在车辆性能的研发能力有了直观了解,也对小鹏汽车的产品有了更深入的认知。那么在真正卖给消费者的 G3 车型上,还有更多我期待去尽早体验的功能,包括小鹏汽车主打的针对中国市场的自动驾驶功能,还有更好的车辆内饰氛围以及高完成度的车载系统。
下一次,G3 车型试驾再见。
{小鹏}{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