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3i杭州车友群,你怎么看待自动驾驶汽车的前景?
全球自动驾驶最强TOP5阵容,谷歌排第二,第一名实力究竟几何?
Navigant Research近日发布了在自动驾驶上最具实力的企业榜单,从发展和营销等十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公布了前19名的名单,而今天我们就着重对前五强做一下分析和介绍。相信在大家心中或许也已经有了一个排名,那就来一起看看榜单的结果和你的猜想一致吗?
TOP 1 通用汽车
作为榜单第一名的选手我们自然要着重分析。相比2016年的排名,通用的排名上升了一位,过去的一年里通用在此方面表现可谓是相当积极,不仅在技术上有着进一步的突破,在策略和执行两个方面也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
收购了Cruise Automation公司后,品牌宣布了将于2019年推出全球首款L5级别的Cruise AV车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操控。Cruise Automation公司是Waymo的一大强劲对手,它通过无数次的试验对车辆行驶时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了模拟,并且不断地对软件的性能进行改进,收购了这家公司后,通用的实力更是有着飞跃性的进步。
Top 2 谷歌Waymo
谷歌Waymo的排名相比16年公布的排名也上升了5位,是五强中进步最大的选手。这家公司的合作伙伴包括Lyft和Avis等公司,致力于其解决在无人驾驶技术上的一些不足,包括对车队的建立和维护等。
而它与通用一样,除了在开发上有着不错的进展之外,也在准备着对公众进行开放。Waymo已经在State of Arizona设立了一个服务设点,并且对车辆的无人驾驶性能进行了测试。不过鉴于通用以及向监管部门提交了2019年推出无人驾驶汽车的申请,Waymo也该加紧步伐了。
Top 3 戴姆勒-奔驰-博世联盟
该平台的排名相比2016年而言也上升了一位。这几大公司的合作也可谓是强强联手。平台将会合作开发L4和L5级别的无人驾驶车型,L4仍保留了一名司机为紧急情况做准备,而L5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在汽车行业多家企业合作是非常正常的,戴姆勒-奔驰-博世联盟有着多家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相信在未来也会有着更大的突破。
Top 4 福特汽车
福特此次排名相比此前有所下滑,通用和Waymo这两个竞争对手也确实是强大,不过福特多年来积累的根基和实力依然稳固。自动驾驶一直以来都是福特公司致力于研发的技术,公司似乎是想通过这一方式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从之前单一的汽车制造向着综合性企业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福特在未来也将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进一步提升自己在此领域的技术水平。
Top 5大众集团
大众此次排名与上一次保持了一致,而公司也宣布在2022年年底之前公司将会累计在自动驾驶和等领域投资共340亿欧元,从这巨大的投入中我们也看得出大众对于该领域的重视。
而在此前的日内瓦车展上大众发布的概念车Sedric Concept上也搭载了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这款车在未来或许会成为大众移动出行服务车辆的雏形。
二师兄总结:自动驾驶一直都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有的人认为从理论的角度来说自动驾驶可以更精确地对车辆进行控制,而机器也不会像人类一样受体力和精神、情绪状态的影响,从而能保证更高的安全性和交通流畅度。而与此同时另一些人也对这一驾驶方式充满了疑虑,认为它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交通拥堵的现象。不过不管怎么说自动驾驶概念的提出都是人类在汽车技术上的一大进步,而这些致力于自动驾驶的开发和研究的公司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曙光。
版权声明:本文由自媒体二师兄玩车创作,转载请与二师兄联系,购车养车用车玩车等福利活动,关注二师兄玩车!
小鹏G3前机盖怎么开?
1.
前机舱盖开启开关位于驾驶员左脚的内部空间,只需要拉动1次引擎盖开启开关,则引擎盖就会向外微微弹起;
2.
在小鹏G3前小鹏标志LOGO的右上边,找到前机舱盖的锁闩,向左拉动锁闩则前机舱盖解锁;
3.
需要手动拉起前机舱盖,将之拉到限位位置后,将支撑杆从支架中取出来,再卡入前机舱盖内的盖口上,完成前机舱盖的打开。
哪个牌子比较靠谱一点?
燃油车我们还知道对比一下三大件,但是纯电车如何选购,恐怕很多人心里没谱。借着这个问题,大致盘点一下各个纯电汽车品牌。主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以个人观感为主。
一、比亚迪:从品牌的角度,比亚迪一定是首选,技术实力,它在纯电领域领先其他车企至少五到十年。我一直认为,比亚迪的插混,尤其是DM-i技术颠覆的不光是燃油车,就连自家的纯电车也给颠覆了。DM-i完全可以看做是纯电的升级版,比纯电更便宜,而且没有续航焦虑。
不过,E平台3.0发布了之后,让我颠覆了认知。也正是了解过了E平台3.0,我才做出比亚迪领先行业五到十年的判断。很多车评人说E平台3.0什么纯电续航1000Km,零百加速2.9S,其实那都是皮毛。E平台3.0真正核心的价值在于,改变了造纯电车的底层逻辑。可以这么说,和E平台3.0的车型相比,所有其他的纯电车都是“油改电”。
关于E平台3.0,我写过技术解析文章,感兴趣可以去看看,这里就不赘述了。技术领先,三电终身保,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三电核心技术的车企,并且能自主研发车规级芯片。从品牌角度来讲肯定是首选。推荐车型:
1、未来的海豹、海狮等E平台3.0车型。E平台3.0绝对是未来的纯电平台,其他车企早晚会效仿。只是目前推出的海豚,元Plus只是基于3.0的入门级车型,远远达不到这一平台的巅峰水平。从消费的角度,小微型车更注重的是性价比,甚至是低价格,所以,我对海豚的市场表现并不算特别看好。倒是该平台的中高端车型十分值得期待。
2、汉EV:20万级别,中大型纯电轿车的标杆。虽然是油电共用平台的产品,但是车辆素质和性价比都可圈可点。和它同级别的极氪001、智己L7、极狐阿尔法S,售价高了好几万。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的造车理念是把车辆安全放在首位的,所以你如果追求的是玩,要操控极限,追求圈速,那比亚迪不适合你。
3、元Pro:入门级车型,性价比很高。最低只要8万起步,作为城市代步车还是不错的,造型小巧,比较适合女性用户。
像是秦Plus EV、宋Plus EV、唐EV,e2、e3等车型,也都可以买。全系刀片电池,三电终身质保,产品力其实都可以。只是没什么特色,我更推荐同级别的DM-i车型。
二、特斯拉:在今年4月,上海车展过后,还买特斯拉的人,我只能说无知者无畏。
特斯拉刹车失灵并非个案,只是上海那位女车主维权,给搬上台面了而已。其实车企出现问题是正常的,特斯拉大概率是因为软件层面逻辑冲突导致,属于偶发性事件。其实有bug,解决就完了,令人气愤的是特斯拉的态度。如果不是有官媒的批评,或许到现在还“决不妥协”呢。
然而直到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半年,特斯拉依旧没有向车主提交完整的数据,干脆以“没有法律强制要求车企提供完整数据”为名耍起了无赖。相当于默认了刹车失灵。
车怎么样放在一边,但是这种傲慢,且不负责任的态度是非常令人反感的。在所有合资品牌里,我比较推崇美系,但是特斯拉是唯一的例外。
特斯拉归根结底,只是来自于美国的造车新势力,资本市场的宠儿。我反感这个品牌的傲慢,但是却不会小瞧它。它的自动驾驶技术,尤其是算法的确是值得称道的(当然,也只是L2.5级别),包括超级计算机Dojo,的确是时代前沿的产物。
特斯拉的思路是,在一个方向上做到极致,然后给你造成一种错觉,它是最先进的,比如说自动驾驶,比如说零百加速。这样会让你忽略它其它方面的不足。目前,特斯拉只有电控是自己的,电机、电池都需要依赖供应商。
现阶段特斯拉的几款产品,我都不推荐购买,一是因为产品力本身不强,二是做工差,三是存在安全隐患——上海那位女车主的事情没有个说法,就意味着bug尚未找到。四是因为特斯拉对待用户的傲慢态度。
三、蔚来:实话实说,我不看好,也不推荐。
一台50万的车,车值30万,服务值20万。甚至是车值20万,服务值30万,这就是蔚来给人的观感。蔚来把纯电车的优点当做自己的优点,不得不说,营销是非常成功的,甚至从BBA等豪华品牌的口中抢下了一块蛋糕。其实我也乐得看到,中国品牌能够卖得高价,成为豪华品牌,但是蔚来的模式让人看不到希望。
正常车企销量上来之后,意味着成本被摊薄,利润率会随之提升。但是蔚来每多一个用户,就意味着多一份服务成本的支出。用户越来越多,每年的服务开支也越来越大。相当于是用新用户购车的钱来服务老用户,随着新用户变成老用户,服务成本也随之增加,模型和庞氏骗局的金字塔结构十分相像。
在造车新势力中,蔚来的销量是不错的,然而这样的销量依然没能支撑蔚来实现盈利,毕竟,售价四五十万起步的纯电车,市场规模并不大,而且竞争日趋激烈,蔚来销量很难再大幅度提升,而且,它的模式注定,销量越大,负担越重。
其实不光是蔚来,所有豪华品牌,都谈不到什么性价比,您这个帖子看到这,必然是准备选择高性价比的车型,所以蔚来就算了吧。这是给那些,可以把车当成大玩具的富人买的。
四、小鹏:如果国人对国产品牌的认知度、接受度高一些,小鹏各方面是不逊于特斯拉的。当然,这也算不上什么褒奖,因为特斯拉除了自动驾驶方面有独到之处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小鹏目前在国产品牌中,自动驾驶水平算是顶尖的,当然,也只是L2级。
小鹏这个品牌最大的问题是电芯没有终身质保,并不符合我的推荐原则。如果小鹏这一点能给改进的话,新上市的P5,还是可以给出好评的,产品力还是很强,性价比也不错。
五、长城欧拉:长城其实有着很强的技术储备,各方面都没有明显短板,发动机、变速箱、混动系统甚至是氢能源,全都做了布局。但是,欧拉系列产品,至少就目前看,电池、电控水平较为一般。此前爆出多起自燃事件,以至于很多充电站、地下车库禁止欧拉入内。
不过从长期来看,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毕竟只是某一批次的问题。欧拉凭借着外形,十分能打动女人心,女士购买纯电车欧拉基本上是首选。值得关注的是,欧拉系列的电芯终身保是以活动形式推出的,提车时一定要问清楚了。
推荐车型:欧拉好猫、朋克猫、闪电猫……总之女士买车,性能、技术都是次要的,颜值能打就行。
六、广汽埃安:除了比亚迪以外,埃安算是目前最硬的纯电品牌了。广汽在电动领域从来不吝惜投入,弹匣电池是首个通过针刺试验的三元锂电池,在快充技术上,电池技术上,乃至车辆平台方面,都瞄准了比亚迪穷追不舍。
年初,埃安放出了续航1000Km,8分钟充满80%,结果被欧阳明高院士辟谣说不可能。后来埃安官方解释:这是两种不同的技术,不是同时实现的。虽然有放嘴炮的嫌疑,但是可以看出埃安在研发方面的实力。
埃安的车型,性价比还是可以的,不过续航达成率比同级别竞争对手要低一些。
推荐车型:AION S、AION Y。个人从安全性角度出发,更推荐磷酸铁锂电池的版本。
七、传统合资车企:像是大众,有ID系列纯电,奔驰有EQ系列,福特也上了纯电野马,通用搞了个微蓝,包括日系的,韩系的……简而言之吧,都不值得买。
首先,一条电芯终身质保就把它们全都否了。其次,这些传统车企在燃油车领域躺赢了小一百年,它们是不愿意换赛道的,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才是第一,它们搞纯电没有任何优势。即便有部分功能,或者一些细节技术领先,但是综合产品力比国产品牌要差了不止一筹。
如果一定要选择豪华品牌的话,BBA里目前只推荐奔驰。
不可否认,像是BBA,在豪华、科技方面的确有底蕴,但是对比国产并不能形成优势。
八、其他新势力:像是哪吒、零跑、高合、威马……其实我还是比较推荐哪吒的,性价比很高,也提供电池终身质保,值得褒奖。不过对于这类尚未站稳脚跟的新势力来说,活下来最重要。未来新能源车企必然会有一次大洗牌,80%的车企都难以生存,这些新势力能给支撑下来的概率其实并不大。
还有一些和广汽埃安类似的国产传统车企独立出来的品牌,比如说吉利的几何、上汽的R汽车,我了解不多。也都提供了电池终身质保,而且有大厂背书,日后的维护保养倒是不用太担心,不过目前声名不显,日后保有量是个问题,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选车还是不要过于激进的好。
对于刚刚上市的蔚来你怎么看?
1,蔚来不会成为东方的特斯拉,苹果品牌只有一个,全世界百分之七八十的利润被他拿走了,特斯拉也只有一个,2003年就开始成立了,至今已经有15年历史,而且年销量去年刚刚才突破10万台,Model3的量产还在艰难的爬升!媒体人不要瞎跟风,头脑不要发热!
2,华为手机可以走高价精品路线,因华为已经有30年的沉淀,而且全世界1/3的手机用户使用的网络就是华为的网络设备,而且苹果每年还要向华为交纳金额不小的专利费!消费者买高价产品更多看重的是品牌和历史沉淀,蔚来刚刚成立三年不具备这个条件!
3,关于蔚来找江淮代工,也是一个让人诟病的地方,江淮就没有生产过高档车的制造经验,更没有铝合金车身的制造工艺经验,而且特斯拉Model3已经放弃了全铝车身结构,包括奥迪A8,因为制造成本太高,生产工艺太复杂,很多人知道铝合金结构后期一旦发生碰撞,钣金几乎不能做,只能换整个部件,加大了后期养车成本!
4,一个大七座车,追求4.4秒的百公里加速对消费者来说,定位错乱,几个限行限牌的城市就是因为道路拥挤,七座带着全家人远行,又担心充电问题!新能源汽车更应该充当家庭的第二台车,传统内燃机车跑外围,新能源汽车作为城市的日常代步工具!
5,特斯拉都不敢用换电技术,换电技术成本太高,据说建一个充电站300万元的成本,建一千个的话就是30个亿,这些成本都要分摊呀!一个好的互联网企业确实具有掠夺性,但制造行业还是靠产品的利润来支撑,看看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感悟吧,他认为汽车制造比互联网行业难上一百倍!
6,总之蔚来给人的感觉是不计成本,创始人有梦想有理想值得赞叹,但产品是面向消费者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中我比较看好威马汽车和车和家,前者制造面向大众消费者的产品,定位为消费者买得起的新能源汽车,创始人及团队本身在沃尔沃等传统汽车厂家有20年的工作经验,更理解消费者的需求,更懂得制造,更敬畏汽车的安全性;后者更是以短制短,干脆就生产续航里程150公里之内的两座车,家里有一个插座就可以充电了!
7,蔚来的道路注定是很坎坷,一定会发生很大的战略调整,但代价会牺牲时间和巨额资金!新能源汽车最容易模块化生产,市面上已经至少有50家新能源汽车厂家,相信以后会价格竞争非常惨烈!我去看了在广州珠江新城广东金融中心的蔚来展厅,再贵的汽车品牌也没有人敢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租场地,蔚来豪气呀!样车还不错,座椅看起来也很高档,但整个中控和扶手处很令人失望!
车友会群主,玩越野,玩飘移,利用休息的时间亲自码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回答车主的各类问题,想发私信提问的也可以一对一解答!我们是一个车主问答的公益性平台!小鹏g3i配置?
小鹏G3i的入门版车型配置水平较高,提供了可记忆高度的电动后备厢、蓝牙钥匙、无钥匙进入/启动、隐藏弹出式车门把手、LED光源远/近光灯、自动大灯、全液晶仪表、15.6英寸多媒体触控屏以及自动空调等多项功能,对比同级别的燃油版车型,已经达到了中配车型的水准,可以说表现还是十分亮眼的。
{小鹏}{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