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群大全

蔚来EC6柳州车友群_武汉汽车工业如何

{车友群}{蔚来}

蔚来EC6柳州车友群,武汉汽车工业如何?

武汉汽车工业很牛,是后起之秀。

蔚来EC6柳州车友群_武汉汽车工业如何-图1

武汉最近几年的GDP发展那么快,就是靠汽车和通讯产业撑起来的。

武汉汽车产能五年翻一番

2012年前,武汉汽车年产能为80万辆,到2016年,武汉市汽车年产能达到176.68万辆,产值达3062.53亿元。5年时间,武汉汽车产能翻了一番还要多,产值年均增速超过20%,远高于武汉市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速。

过去的5年,武汉汽车产业版图持续扩展,以每年新增一座整车厂投产的速度大步向前。2012年7月,东风本田二厂投产;2013年7月,神龙三厂投产;同年9月,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车厂开工建设,次年投产;2015年,位于江夏金口的上汽通用武汉基地投产;2016年2月,位于汉阳黄金口的东风雷诺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同年12月,东风本田第三工厂在武汉开发区动工建设,预计将于2019年投产。沌口军山、汉阳黄金口、江夏金口,车企豪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此前,总投资5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落户黄陂,可年产纯电动客车3000台、纯电动专用车5000台,并实现相应关键零部件本地研发生产,实现年产值100亿元。江淮汽车在蔡甸兴建新能源汽车组装厂,去年形成年产1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营销服务能力。武汉成为江淮汽车走出安徽发展新能源汽车全国战略的首站。

即将在东湖高新区建设的长江蔚来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总投入不少于200亿至300亿元,目标是建成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生产基地,并引入关键零部件的重点生产企业、储能及能源互联企业和服务于新能源整车的智能创新型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做大做强武汉智能汽车产业集群。

如今,神龙公司三大工厂、东风本田三大工厂、东风雷诺、东风乘用车、东风乘用车新能源工厂和上海通用这十大整车厂宛如繁星洒落江城,武汉成为国内首个聚集了法、日、美、自主四大车系、五大整车企业的城市。2016年,武汉汽车产业规模在中部汽车产业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国汽车产业主要城市中,武汉汽车产业产值位居第6位。

五大整车企业在汉聚集,犹如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了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纷至沓来。格特拉克、德尔福、法雷奥、住电、霍尼韦尔、伟世通、万向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纷纷在汉开设工厂。截至目前,武汉市拥有近5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产品涵盖了变速箱、底盘、车身、电子、内饰、玻璃等主要零部件,在蔡甸、汉南等区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零部件密集区。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打造的“中国车都”,是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整车产销过百万辆,每天有3700多辆汽车从武汉开发区驶向全国及世界各地。

神龙公司三大工厂(沌口)

2017年底,神龙公司在近日发布了工业领域改革方案,宣布将武汉沌口的三大工厂合并为一,同时将成立制造总部,整合管理职能,以实现各地区工厂的统一管理。

神龙将武汉地区三个工厂合并为武汉工厂,下设经济与管理分部、生产分部、设备保障分部三个分部,以及三个生产单元(二级部)制造一部、制造二部、制造三部。各生产单元下设冲焊分厂、涂装分厂、总装分厂、质检分部。成都工厂、襄阳工厂与武汉工厂管理模式相同。另外,襄阳工厂将发动机一、二、三分厂整合为一个分厂,发动机分厂,其余部门设置与武汉工厂、成都工厂保持一致。

从自去年7月份开始,神龙公司实现销量稳步回升,已连续6个月环比正增长,其中11、12两个月单月销量站到5万辆台阶。

2018年是神龙公司“重回赛道”计划实施的元年。重回赛道的主要目标是,2020年之前,回到2015年年产销70万辆的水平;对应市场占有率达到3%以上。

车销售开票46.3万辆、交付47.6万辆,降成本10%,MOP率2%以上等。

东风本田二厂、三工厂(沌口)

2017年,东风本田72.7万辆的销量已达到了工厂设计产能的142%,这在业界都是少有的产能高负荷运转。而伴随销量快速增长,东风本田近年工厂一直都处于高负荷运转,

东风本田一工厂从7月开始实行“5+1”生产模式;二工厂早在4月便开始实行“三班两倒”生产模式,并实行“9.5+9.5”排班方式。

销量的稳步增长让东风本田将2018年的年销量锁定为74万辆,凭借着旗下众多主打运动的车型,相信这个“小目标”对东风本田而言,并不算什么难题。未来,东风本田将立足100万辆构建制造体系,其中东风本田三工厂一期项目预计于2019年建成投产,年产能12万辆,并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而东风本田三工厂的建成也将进一步解决东风本田产能问题,助力东风本田销量增长。二工厂、三工厂,都在武汉的沌口。

东风乘用车新能源工厂(沌口)

东风乘用车新能源工厂占地400余亩,包括焊装、涂装、总装三大工艺和电动汽车及电子车间,主要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的混合生产。工厂规划年产能16万辆,一期投资24亿元。目前,东风公司已有40多款、1300多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各地开展示范运营。

2017年1至11月,东风新能源汽车销售3.95万辆,同比增长129.52%。“十三五”时期,东风公司新能源汽车事业将以“583”计划(5个核心资源掌控计划、8个关键技术开发计划和3个商业模式创新计划)为抓手,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制高点,到2020年,东风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30万辆以上。

上汽通用武汉分公司(江夏)

上汽通用汽车武汉分公司,位于武汉“汽车城”江夏区,总占地面积约2.38平方公里。项目一期总投资70亿元人民币,目前生产别克新英朗等车型,年产能24万辆。二期项目投资总额75亿元人民币,现主要生产雪佛兰探界者和科沃兹,建设内容涵盖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四大工艺车间,项目年产能24万辆,武汉分公司总年产能48万辆。

东风雷诺武汉工厂(汉阳)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合资汽车企业之一,东风雷诺凭借着股东双方东风和雷诺的强力支持、国产车型阵容的持续扩大、品质的不断提升以及全价值链体系优势的日益强化,稳步驶上发展的快车道。2017年,东风雷诺国产双车的销量已突破5万大关,稳步接近“确保6万辆、挑战7万辆、争取8万辆”的全年目标。

东风雷诺在两年内先后推出四款车型,目前已经成形SUV+MPV的家族阵营,国产双车的销量已超过72,000辆,相比去年翻了一番多。

东风雷诺第1万辆国产车:棕色全新一代科雷傲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黄陂)

总投资5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落户黄陂,可年产纯电动客车3000台、纯电动专用车5000台,并实现相应关键零部件本地研发生产,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江淮汽车新能源汽车组装厂(蔡甸)

江淮汽车在蔡甸兴建新能源汽车组装厂,去年形成年产1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营销服务能力。武汉成为江淮汽车走出安徽发展新能源汽车全国战略的首站。

中国十大汽车城产销量排名

中国第一大汽车城—重庆

2014年,重庆以263万辆的汽车年产量,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2015年产量304万辆,坐拥中国第一大汽车城。2016全年生产汽车316万辆,是全国唯一汽车年产量超过300万辆的省市。中国第一大汽车城,不是长春,是重庆。

中国第二大汽车城—上海

2015年,上海汽车产量达242.97万。上汽集团太牛了,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

中国第三大汽车城—北京

2016年北京市汽车产量260.41万辆,同比增长17.4%。预计2017年北京市汽车产量将达275.44万辆,同比增长9.8%。

中国第四大汽车城—柳州

2015年产量230万辆。2017年,广西柳州市汽车产量达到253.5万辆。主要是上汽通用五菱卖得好。从五菱之光到五菱宏光,从宝骏730到宝骏560,几乎是一出手就是神车。从产量上来说,是中国第三大汽车城。但是很多人不服气的。

中国第五大汽车城—广州

2015年,产量221万辆。广州是一座低调的汽车城。相较于上海和长春,广州在汽车业属于起步晚,底子薄。广州先后引进标致、本田、丰田等国际品牌合资,最后靠日系发家。如今广州已坐拥广汽本田,广汽丰田、日产等,是日系汽车的大本营。

中国第六大汽车城—长春

2015年长春汽车产能,提高到220万辆。

长春市已形成以一汽集团为依托,以生产中高档轿车、中重型卡车、专用车及零部件为重点,集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上下游紧密衔接的汽车产业格局。

中国第七大汽车城—武汉

2016年,武汉汽车产量达177万辆,增幅24%。自2010年超越钢铁成为武汉首个千亿产业以来,汽车产业已经连续7年保持武汉第一大支柱产业地位。

中国第八大汽车城—沈阳

2016年沈阳汽车城华晨汽车、通用汽车等整车产量近百万辆,产值达1200亿元。

中国第九大汽车城—十堰

截至2016年底,全市拥有汽车企业近千家,其中汽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6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88家。全市汽车产能达100万辆。

2016年,全市汽车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04亿元,同比增长16.8%,较2012年的914亿元增长43%。

中国第十大汽车城—保定

2015年,保定市产销整车双双突破90万辆,达到92.989万辆和91.3883万辆。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26亿元,实现利税177亿元,其中,整车企业实现利税134.37亿元。

另外,西安(比亚迪、陕汽)、深圳(比亚迪)、吉利(台州临海、路桥)、奇瑞(芜湖)、天津(哈弗)、郑州(宇通)、苏州(苏州金龙)、随州(程力)、海口(海马)、厦门(厦门金龙)、南昌(江铃)、合肥(江淮)、济南(中国重汽),都是汽车产量比较大的地方。

你们在自驾游上花了多少钱?

自驾游的花费在不同地区,去不一样的地方,价格也会不一样。

我喜欢摩托车旅行,想来和汽车有所不同,花费也不同。在这里,我大概写一下摩托车从兰州自驾西藏的费用,仅供参考。

第一,前期准备费用

自驾游,驾驶员和出行人员都会提前准备一些出行用品,以备不时之需。我去西藏的时候是川进青出,计划15天,用了13天,在拉萨休整两天。前期准备的物品如下:

1.电子类

运动摄像机、头灯、对讲机、照相机、手机、充电宝、插线板、随车音箱、自拍杆

2.衣物类

头巾(厚一条、薄两条)、手套(厚两双、薄一双)、袜子4双、雨衣、护膝(软、硬)、骑行服(抓绒)、骑行裤、棉裤、牛仔裤、雨鞋、骑行鞋、反光马甲、冲锋衣、线裤(保暖、薄)、羽绒服

3.配件类

油门拉线(两根)、离合拉线、保险丝、机油(6瓶)、链条油、备用电瓶、拖车绳、抽油管、火花塞

4.生活类

急救包、睡袋、洗漱用品、茶叶、杯子、保温旅行壶、感冒药、腹泻药、葡萄糖、红景天(已于出发前半月服用)、便携氧气、地图

这些物品绝大多数都是平时储备的,如果临时购买,预计费用超过5000元,不能计算在出行费用之中。

二、出行食宿费用

食宿费用就要看每天的行程和住宿条件了。下面我详细说说每天的公里数和用餐地点。

DAY1:

兰州到红原600公里

途经:兰州—合作(兰海高速、兰郎高速)230公里

合作—碌曲(G213)80公里(碌曲午餐)

碌曲—红原(G213、S209)290公里(红原晚餐、住宿)

DAY2:

红原到丹巴370公里

途经:红原—丹巴(S209、G317、S210、S303)370公里(卓尔基午餐,丹巴晚餐、住宿)

DAY3:

丹巴到德达450公里

途经:丹巴—德达(S303、S215、G318)450公里(雅江午餐,德达晚餐、住宿)

DAY4:

德达到左贡325公里

途经:德达—左贡(G318)(芒康午餐,左贡晚餐、住宿)

DAY5:

左贡到波密420公里

途经:左贡—波密(G318)(八宿午餐,波密晚餐、住宿)

DAY6:

波密到巴松措460公里

途经:波密—巴松措(G318)(通麦午餐,巴松措晚餐、住宿)

DAY7:

巴河镇到拉萨354公里

途经:巴河镇—拉萨(G318)(金达镇午餐,拉萨晚餐、住宿)

DAY8-9:

拉萨休整(食宿拉萨)

DAY10:

拉萨到那曲460公里

途经:拉萨—当雄(G109)160公里(当雄午餐)

当雄—纳木错(无名路)60公里

纳木错—那曲(无名路、G109)240公里(那曲晚餐、住宿)

DAY11:

那曲到五道梁580公里

途经:那曲—五道梁(G109)(午餐唐古拉,五道梁晚餐、住宿)

DAY12:

五道梁到茶卡790公里

途经:五道梁—格尔木(G109)270公里(格尔木午餐)

格尔木—茶卡(G6茶格高速【未通车】)520公里(茶卡晚餐、住宿)

DAY13:

茶卡到兰州530公里

途经:茶卡—兰州(G6京藏高速)(共和午餐)

这次出行,历时13天,川藏线7天,休整2天,青藏线4天。总里程5353公里,其中川藏2970公里;青藏2383公里。

两个人食宿,一共花费2359元,平均每人1179.5元。另外我个人花费:加油一共774元,景点门票花费500元。其他花费不计。

个人摩托车骑行,从兰州出发,川进青出,花费费用共计2453.5元。

吉利长城BYD长安传奇奇瑞哪个能够成为下一个世界级丰田?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排除法一一盘点一下。

首先排除广汽传祺,虽然GS4,GS8以及GM8目前很成功,但是按照广汽的尿性,最多能成为一方诸侯,作为地方国企,它本身的就没有特别大的理想和抱负,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足矣~~

1.奇瑞,作为曾经的自主一哥,曾经手握多项发动机技术专利,公认的三大件质量最可靠的自主车企,如今却因股权错综,管理混乱,销量止步不前。艾瑞泽,瑞虎系列款款精品,和吉利形成鲜明反差,都是落个叫好不叫座的困窘。曾经信奉“多生孩子好打架”,如今却靠卖“孩子”过活,刚刚卖了观致和凯翼,又推出了新品牌捷途,这是要闹哪样?不专心研究如何更好地卖车,只想着怎么把“孩子”卖高价,有点舍本逐末的赶脚,就目前的发展形势,和福特有的一拼,烈士暮年~~

2.长城,SUV领域的王者,或者说常胜将军,H6连续59个月稳坐国内SUV销量排行榜冠军宝座,新创豪华品牌魏派,一经上市就大获成功,风骏皮卡也在国内市场一骑绝尘,可是却在轿车领域玩不转,单腿走路的长城注定最多成为JEEP一样的存在。

3.比亚迪,可以说是弯道超车的典型代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霸主,尤其是在艾格加盟比亚迪之后,一改之前颜值不在线的局面,全新的家族式“龙颜”设计,令人拍手叫绝:这还是比亚迪吗?!新能源车的大卖反过来也带动了比亚迪传统燃油车的销量,宋MAX的持续热销,很有可能带动国内MPV朝着精品路线发展。如果单说新能源技术的话,比亚迪最有可能成为全球唯一能超越特斯拉的种子选手。目前,比亚迪以和长安汽车达成战略合作,相信未来会超过长城。

4.长安汽车,国家队里的种子选手,同时也是国内首家产销双双破百万的自主车企,更是国内最早轿车和SUV起步向前走的车企,不过目前MPV市场竞争力还需不断增强,新能源技术方面发展还不错,秉承稳扎稳打的战略方针,三大件技术越来越成熟,外观设计还需不断完善,虽说目前被吉利强行从自主一哥的位置上拽了下来,但是前途还是无可限量的,毕竟高端品牌还没有出来呢。所以,长安汽车更具备成为丰田的可能!

5.吉利,做为新晋自主一哥,近段时间可谓是鸿运当头,在上半年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吉利当之无愧地成了冠军。自从收购了沃尔沃,自从换上水涟漪式的家族脸,吉利就跟开个挂一样,飞速发展,新车一款接着一款,不断地投放市场,消费者需要什么车就可劲儿出什么车,而且款款必爆。但是说实话,吉利在汽车的研究上远远比不上在营销上的投入,在网上几乎看不到吉利汽车的负面新闻或者黑料。一般来说,这是很不科学的,但是没办法,这就是吉利。感觉吉利很有可能成为大众,不仅仅是喜欢收购,更重要的是都喜欢研究人的喜好。

总体来看,长安有可能成为世界的丰田,而吉利,会成为世界的大众!!!!!

事实上为什么路上的绿牌车越来越多?

感谢悟空问答提供平台,让我们可以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新能源产品这两年的推陈出新,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用车的更多可能。但是请谨记,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被人吐槽的一面。正如题主所说,事实上路上的绿牌车越来越多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来说说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和缺点。至于要不要买,这样的选题还是留给各位看官自己来解决吧。

如果你是在限牌城市,比如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又没有新车指标,我觉得新能源产品可以作为你的考虑对象。如果你在选择家里的第二台车,给爱人来使用,买买菜接送孩子,这都是可以考虑的。如果你是网约车司机,平时要靠开车拉活赚取营生,选择一台新能源产品也没毛病,一年跑下来能节约不少成本,算是靠谱的选择。

当然,之前说的都是值得入手的情况。之前说过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觉得也得实话实说来聊聊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一些问题。如果你是正在关注新能源产品的朋友,不妨也给出你的意见。如果你是已经购入了新能源产品的车主,也欢迎你能跟我们说说你的使用情况,分享一下你的用车经历。

续航里程方面的问题,往往是很多购车人比较头痛的问题,这也是新能源产品目前的症结之一。理论上的续航里程只存在于“理论”上,但是我们每个人的使用情况各不相同。要做到不开空调、匀速行驶,现实当中怎么可能呢?另外,等到了冬天用车,外部环境的温度降低,也会带着你的车续航里程降低。先别说“诗与远方”,我估计你时时刻刻都在想的是充电桩。

安全方面的问题也是电动产品目前遇到的问题,之前的上海特斯拉地库内爆燃,蔚来ES8维修站起火等等事件已经是实实在在的例子。绝大多数的厂家目前都在使用锂电池,这与我们使用的手机电池是一致的。因为锂电有着充电快、造价低的物理特性。但同时缺点也十分明显,不耐高温低寒,甚至是在极端条件下,容易出现起火事件。

最后要说说二手残值方面的问题,往往电动产品在这个层面上要比燃油车型低得多。这不是危言耸听,各位看官可以去关注一下纯电动产品在市场上的残值表现。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我们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电池会造成不可逆的衰减。这点跟我们使用的手机基本一致,使用的周期越长,电池的衰减越明显,那么也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用车的续航里程。另外,更换电池的费用也不菲,二十万的车也许换块电池就要八万块。当然,土豪请随意。

这就是今天我提到的关于新能源产品特别是电动产品的优缺点,请各位看官了解关注。还是那句话,新事物的产生必然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不成熟的一面。我们都期待着新能源产品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体验,当然我们也要把相应的问题看得更清楚。这样,我们才会在选择上更加慎重,在判断上更加理智。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能够帮助题主。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电动车充电能不能发展到随便找个220V插座就能充?

现在很多慢充就是这样,但是不能完全摆脱充电。比亚迪dmi真正的精髓是摆脱了对充电桩的依赖,有无私人充电条件都能买,都能开,加油开比商业充电省钱,有私人充电条件更省钱。没有纯电动车的缺点,如充电难,充电慢,商业充电费钱的问题,不需要到商业充电桩充电,外出不需要充电。高速公路更不需充电,充电难的问题迎刃而解。续航1000-2000公里。dmi不怕燃油车,或不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占位,dmi可完全不用外接充电,加油费用比商业充电便宜。

dmi将彻底颠覆传统燃油车,对纯电动车和理想单纯增程式电动车也是颠覆,还要颠覆蔚来的换电模式,对很多纯电动车也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因纯电动车只适合短途,家里的第二辆车,家里有充电条件的人,城市里家里有充电条件的人很少,不适合家里没充电条件的人,不适合家里的第一辆汽车,不适合长途高速行驶,不适合寒冷的季节地区,不适合偏远地区。以后汽车市场的格局是dmi为主,纯电动车为辅。dmi不怕油涨价,也不怕电涨价。

{蔚来}{车友群}

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与网友投稿,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联系本站客服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idianev.com/qun/4227.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