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6赤峰车友群,汽车开十年以上是一种什么感觉?
开修理厂的师傅说:开10年的车,日系车主经常换塑料;德系车主忙着买机油;美系车主常跑加油站;国产车主变成“辩论家”,谁也不服。
不管什么车,想开10年以上其实并不难。一位美国教师曾把一台沃尔沃P1800,开了超过480万公里,可绕赤道104圈了。车的保质期至少是按照15年的期限来生产的。在我国,现在家用轿车主要能过年审,是合法车,开100年也能继续上路。
一个人能把一辆车开到10年,要么是没钱换更好的豪车,继续承受车的故障和维修。还有一种人是特别念旧和专一的。
这种怀旧的人把车当做了自己的老朋友。加上卖出去也不值钱,还不如一直开到车子报废。或是放在车库让车安静的终老成“废铁”,谁也不卖。
把车开10年的人,多数是能踏踏实实地过日子的,日子过得起码不会差,也属于细心、长情的人。如果是男人,可以嫁给他;是女子,则可取;已成伴侣,就好好珍惜吧。
为什么开修理厂的师傅对开了10年以上的车和车主,会有这样的观点?
“日系车”质量稳定,但要经常换塑料,省油不安全,让人又爱又恨?我开过老款的花冠、佳美,现在停产,换代叫卡罗拉、凯美瑞了,也玩过12代皇冠。这些“日系车”的质量稳定性让人无话可说。
风风雨雨走了10多年,甚至20年,没遇到过趴窝,不会把我“丢在”路上叫拖车。
修理厂的一个师傅说:我很少见有人能把以前的老款“日系车”的发动机开坏,来修车的多数是换塑料件、易损件的。
优点:10多年前出厂的日系车很耐开,尤其像佳美、花冠、皇冠、思域、骐达这些车。发动机质量可靠,很少故障,对比同排量其他车系的车也更省油。
缺点:外观守旧、内饰塑料即视感、科技配置低,车头车尾的溃缩吸能区用塑料件多。
虽然日系车在一些安全碰撞测试中表现不差。但在实际碰撞中,大家时常可以见到它面目全非,塑料件散落一地的窘态。一些人的看法是:省油是省油,就是担心不安全,还有要换很多塑料。
“日系车”的仪表台塑料件也容易坏。我的佳美和老皇冠都翻新过一次,咔咔脆。车子很耐开,塑料件等易损件随着年份老化变脆变坏,得换。
平时开着倒是还算省心。遇到碰撞时修车成本比较高,也会担心安全。对日系车是又爱又恨。
为何“德系车”,安全、高级,但车主经常买机油?“德系车”比较高级,因为德国的汽车工业很发达,奔驰、宝马、奥迪、大众这些品牌家喻户晓,上至几百万一辆,下至几万元一台的车都有,覆盖面广、车型丰富。所以有车主认为德系车很高级。
德系车的精密工艺比日系车稍微差一点,总体发动机、底盘、变速箱这些部件也耐用。但德系车用料更足。
德国的高速路没有速度限制,德系车也强调加速性能和驾驶乐趣,开高速车身比较稳定。安全问题先不说,反正安全感还是比较好一点。
德系车注重技术更新,电子元件多,新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故障。
修理工说,以前老款的一些德系车普遍容易出现尾气冒蓝烟,也就是烧机油。比如第一、第二代的ea888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容易故障,是设计不合理的原因,导致烧机油。现在新款的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10年的德系车老车,一些车主经常要在买机油备好在后备厢。不过由于车还是比较好开舍不得换车,就一直忍着,继续开。
为何“美系车”,车主经常去加油?油费支出越来越可怕?“美系车”造型一般比较硬朗、粗旷。总体上外观和内饰没有德系车那么精致。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迈锐宝和迈腾。
“美系车”的质感其实也比较强,就是不太注重油耗,开了10年以前的美系车,以前生产的,同排量对比下德系、日系车,油耗普遍比较高。
前几年,朋友说把他的10款蒙迪欧致胜转让给我,我不敢要。这车油耗实在让人吃惊。2.3排量,油耗能开出14、5个头,比我的3.0的皇冠还厉害。
所以说,开10年美系老车,油耗本家就高,还越来越高。车主经常跑加油站,油费支出也让人心疼,得想着怎么能节约点,多留点钱加油。
国产车,评价褒贬不一,也培养出“辩论家”开过10多年国产车的车主,内心对国产车的评价是褒贬不一,心情也比较复杂。
10多年前的国产车还没现在那么高端,主要是以几万元的轿车、入门的SUV、和面包车为主。10年前超过30万的国产中高端车不多。
那时候买国产车开的车主,主要是想省钱,买一辆车开着过日子先。当时买到奇瑞、比亚迪、长城等牌子的车,属于质量比较好的,这些车主自然还是喜欢国产车。
但是,如果当时买到一些杂牌,或者现在已经倒闭了的国产车企的车的人,车的质量不过关,被车的生锈、异响、卡顿等整得伤透了心,容易对现在的国产车有偏见。
开国产车10年的车主,容易对车的观点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也经常一起出现口舌之争,培养了不少“辩论家”。
实际上,一些国产车企以前走过逆向研发的线路,模仿其他车,例如“保时泰”。不好的车企已经已被淘汰,现在能生存下来的国产车,质量是可靠的,这个没有什么好争论。
现在的国产车配置高、空间大、车机系统也有科技含量,外观设计新颖,低中高车系布局完善。你还要怎样?你想用“并夕夕”的价位,买游艇般的享受?
把车开10年,总结起来出现不同的5大感受第1种、对某款车有偏见,成了偏见“王”。
表弟以前开一款德系车,烧机油比较厉害。现在,哪怕那款车早已技术更新,不再烧机油了。但还是改变不了的表弟脑海里深深的印象。
第2种、车还在开,人已经变成修理工,学会很多修车知识。
开了10多年的老车,跑的修理厂多了,遇到的故障问题多了,自己也学会处理一些基础的维修问题,自己也准备了一套修车工具,俨然成了修理工的样子。
这类人的感受是:“开汽车修理厂真好赚”或者“今天自己把车修好了,又省一笔钱,真香”!
第3种、把自己当“老朋友”,会一直陪伴下去。
这些人很念旧,车开得久了,也有感情。即使不缺开豪车的经济实力,也不舍得换车。
我一朋友开五金工厂,也做外贸,买的房子很好,是那种财务自由的水平。但出行还是来一辆10多年前的7座面包车,五菱的。
用他的话说,开了很多年,自己过得越来越幸福,车却越来越老旧了,像个“老朋友”一样有过不少岁月,舍不得换。
第4种、忍无可忍,随时都想换车,受够了老车。
一般是车经常要入厂维修,维修费用也越来越高。奈何一时还没存够钱换车,正在努力工作,随时准备换车。
第5种、把老车当做情怀、纪念、“玩具”,钱无所谓,要的是快乐和心安。
我身边广西、广东的年轻朋友喜欢找像佳美、皇冠这样的已经停产的老车,价格比较高也愿意接受,把10多20年的老车当作一种情怀。
有的人是因为车对自己有纪念意义,例如是嫁妆车、生日礼物等,这样的老车换不得,对方会不开心。
还有一些把车当“玩具”的,专门找一些老车开来,比较任性。
第7种、车是谋生工具,肩负养家糊口的责任,不能换。
这种人很值得尊敬。把车当出行工具时,开起来不会很浮躁,但是当车成了谋生工具时,开车是很没有乐趣的,只想着收入高一点,也容易有压力。
开10年以上的车,很多零件必须要更换或保养,不能“玩命”地省钱车开到10年不难,难在自己要懂得维护和保养。一味地开车,不及时保养维修,就是玩命。以下这些支出是不能省的:
1、老车要及时换轮胎
有的人开了10多年的车,轮胎都没换过。轮胎是易损件,一旦在高速路发生爆胎,是非常危险的时候。
2、定期做四轮定位
老车开久了,轮胎车轴定位出现偏差,要及时做四轮定位,不然容易导致轮胎磨损严重,连方向难以精准操控。
3、定期更换刹车片
刹车片是重要零部件,也影响安全问题。年份久了容易磨损、驾驶不当经常长时间踩刹车也容易因发热产生磨损。
车开得动,还要刹得住,才能有安全性。
4、生锈腐蚀严重的底盘要做加固处理
底盘是车的“三大件”之一,如果生锈腐蚀严重了,是要做维修或加固处理的。底盘悬挂如果坏了,车开得也不稳,也有安全隐患。
5、发动机正时链条或皮带要更换
重要的零件,如果不想老车“趴窝”,或者直接导致发动机要大修、甚至报废,就得及时检查和更换。
6、变速箱要定期维护
老车的变速箱要定期换变速箱油,这东西一旦坏了,修起来不便宜。况且车开起来发生也会卡顿、闯动等问题,也不安全。
7、其他一些易损件该换的还是要换
老车的雨刮片、防冻液、玻璃水、电瓶水、火花塞、点火转子等易损件,也是要定期更换的。
最后多说几句开10多年的车,是需要维护的,时间、经济都要。不能总想着车质量好,就以为一直开不坏。想那儿跑得快,又不给草,是不行的。
前面说的把一辆车从1966年开到2013年,合计57年480公里的人,是一位很爱护车的美国教师,据了解他对车的保养是很严格和一律的,有点异响、抖动都不能容忍。
另外,如果买超过10年的老车,也要留着一些钱来准备修车的。一辆十多年的老车,买回来后先整备好才能安全上路。
各位朋友,你的车能开10年以上了吗?有什么感受,会继续开下去吗?
{小鹏}{车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