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理想ONE车友群,山西出过哪些名人?
上古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晋文公华夏族,公元前697——前628年,绛都(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人。姬姓,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作“齐桓晋文”,留下退避三舍等典故。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人,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等典故深得后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因介之死深感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并因此产生“寒食节”(清明前一天),介休也因此而名。晋襄公晋文公之子,晋国国君,晋国绛都(今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人。晋襄公继承其父霸业,北伐狄人、西征秦国、东征卫国、南略楚国、重组六卿,将晋国霸权再次推向高峰,留下垂拱而治、崤山败秦、汦水退楚等典故。张仪华夏族,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今山西省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姬姓,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早年入鬼谷子(王诩)门下,学纵横之术。后创“连横”外交,游说六国入秦,以“横”破“纵”,深得秦惠王赏识,被封为相国。廉颇(有争议,不明确)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 但是家乡几代老人都说是当地——山西省平遥县)人,嬴姓,廉氏,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秦国白起、王翦、赵国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们代表了战国时期军事统帅的较高水准,留下了负荆请罪,将相和的典故。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华夏族,古荀国(今山西省新绛县,一说山西安泽)人,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为“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再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李冰约公元前302年——前235年,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太守(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任职期间,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水利,遵循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与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闻名中外,是全世界最早的水利工程。两千多年以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至今仍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水利工程和名胜风景。汉朝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前141年),代地中都(一说金陵,均在今山西省平遥县)人,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前196年,汉高祖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建都晋阳(今山西省平遥县),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出生。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先帝“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轻徭薄赋。与其父汉文帝刘恒并称“文景之治”,为其子刘彻“汉武盛世”奠定基础,是西汉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帝王之一。卫子夫汉武帝第二任皇后,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史称孝武卫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其弟为西汉名将,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卫青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汉皇后卫子夫之弟,西汉名将,著名军事家、战略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候。卫青首次出征即奇袭龙城,揭开汉匈之战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和硕、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中国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善于以战养战、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加、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名将卫青外甥,霍光兄长,西汉名将、著名军事家。善于骑射,勇猛果断。十七岁时拜骠骑校尉,追随大将军卫青,率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十九岁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用兵灵活,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大穿插和大迂回作战。两次参加河西之战,大破匈奴,直取祁连山(在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境内)。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霍光霍光,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霍去病异母弟,政治家,西汉权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汉武帝临终之时,拜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辅政,辅佐汉昭帝,挫败上官桀拥立刘旦阴谋,汉昭帝逝后拥立汉宣帝,掌权摄政,权倾朝野。逝后葬于茂陵。两年后,霍家谋反,全族诛杀。汉末三国时期
王允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东汉末年大臣,官至尚书令、太仆、司徒。密谋刺死董卓,联合吕布共同执政,后董卓余党攻破长安,兵败处死。关羽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汉末蜀汉名将,诸葛亮称之“美髯公”。早年与张飞共同追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反侧,虽受曹操厚待,但仍追随刘备,后刘备势力大增,关羽则镇守荆州,独挡曹孙,威震华夏(中国历史上获此殊荣者微乎其微)。关羽逝后,逐渐神化,民间尊称“关公”,历朝帝王多有褒封,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还是民间为祈求平安财进所供奉的“武财神”,留下了白马斩颜良、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脍炙人口的英雄事迹。张辽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原为吕布战将,吕布败亡后,因关羽归为曹操麾下,官渡之战后,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后驻守合肥,抵御孙吴。合肥之战,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路冲杀至孙权主帅旗下,大破凌统、甘宁等东吴大将,差点活捉孙权,令东吴大军披靡溃败、闻风丧胆,从此张辽威震江东,“张辽止啼”流传千古。徐晃河东杨(今山西省洪洞县)人,三国曹魏名将,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跟随曹操征战无数、多立功勋,参与官渡之战、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关中之战、平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多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助力曹仁击败关羽,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两晋南北朝时期
刘渊新兴郡(今山西省忻州市北)人,匈奴人。十六国时期前赵(汉赵)开国皇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八王之乱之时,割据并州,建立政权,设置百官,追尊汉朝皇帝,用贤纳谏,恭俭勤劳。石勒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省榆社县)人,羯人,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建立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奴隶皇帝。法显公元334年——420年,平阳郡武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东晋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以为卓越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求取经法的大师,是一位杰出的旅行家、翻译家。399年,以65岁的高龄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量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对中国、东亚的历史文化影响甚大。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生于北魏原都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北魏第七位皇帝。五岁即位,年号太和,因年幼由冯太后临朝执政,进行一系列中央改革,太和十四年,孝文帝亲政,进一步推行改革,立三长制、行均田制,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族旧俗,穿汉服、说汉语、改籍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改革政治制度,严厉镇压反改革贵族,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北方各族人民融合发展,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各方各面大力发展,史称“太和改制”。北齐文宣帝高洋,生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汉化鲜卑人,北齐开国皇帝。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力行改革、劝农兴学、任贤纳谏……吏治清廉,对外征伐四克、威震戎夏,被称之为“英雄天子”。后期居功自矜、纵欲醺酒、残暴滥杀、大兴土木……最终饮酒暴毙。隋唐时期
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人,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原为隋末地方割据群雄刘武周部下,后降李世民,跟随李世民攻打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众多地方割据政权,曾于北邙山营救李世民。武德九年跟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李元吉,为政变头功。《西游记》中,尉迟恭与秦琼为保护太宗皇帝免受龙王鬼魂之犯,日日夜夜据守在太宗房屋门前,成为道教传统门神,因年少时为铁匠,后世铁匠供奉为守护神。裴行俭绛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名将、政治家、书法家,隋朝名将裴仁基次子。于太宗时明经科考试中选,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书。历任西州都督府长史、安西都护,秦州右军总管,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安西域、防吐蕃、大破突厥,功勋卓著。薛仁贵河东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人,唐初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无数,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等典故。王勃约公元650年——676年,绛州龙门(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唐代文学家,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 七绝,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数量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滕王阁序》。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中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公元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西汉的吕后并称“吕武”。武则天14岁入宫,为太宗才人,赐号“武媚”。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后,为皇太后于中宗、睿宗时临朝听政。天授元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建都洛阳称“神都”,改国号“周”,史称“武周”。上位时,大肆杀害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善用人,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人才培养及选拔,使得贤才辈出,史学家评价其统治为“政启开元,志治宏贞观”。狄仁杰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字怀英,唐朝武周时期宰相,出身太原狄氏,以不畏权贵著称。敢犯颜直谏,培养举荐忠于唐王朝的势力,是唐王朝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任大理寺寺丞期间,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喊冤,为千古流传之佳话。王之涣公元688年——742年,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浪漫主义诗人。善无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其作品多作为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但现存仅有六首绝句,代表作《登鹳雀楼》、《凉州词》。郭子仪公元697年——781年,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唐朝名将、政治家、军事家。早年以武中举,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保驾,收复河北、河东地区,拜兵部尚书;公元757年,收复两京,迁司徒,封代国公,后拜中书令;公元762年,河东兵变,封汾阳王,起兵平叛;公元763年,吐蕃攻破长安,调兵遣将,驱逐吐蕃、大破敌军。公元781年去世,享年85岁,陪葬建陵。王昌龄公元698年——757年,河东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一七绝见长,以赴西北边塞所作诗篇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后人又誉为“七绝圣手”。王维约公元701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及第,唐肃宗元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精通诗、书、画、乐……以诗盛名,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成“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管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柳宗元公元773年——819年,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一生留诗文作品600余篇,散文笔锋犀利、讽刺辛辣。代表作《溪居》、《江雪》、《渔翁》。吕洞宾生于公元798年5月4日(农历四月十四),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人,唐代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是道教的大宗师,道成之后,普度众生,民间尊为剑祖剑仙,传说于北宋年间应八仙之首铁拐李邀请聚会之时位列八仙。温庭筠约公元812年——866年,唐代文学家,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富有天赋,文思敏捷,然恃才不羁,又好讽讥权贵,所多犯忌讳,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生潦倒。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与韦庄齐名,称“温韦”。五代十国时期
李克用神武川新城(今山西省雁门北)人,沙陀族,后唐太祖。年少时率军南下镇压黄巢、收复长安,后与其他军阀长期割据混战,历有分封赏赐,后勤王保驾,封为晋王。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王朝正式覆灭,开启五代十国时代,李克用袭用末唐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朱温对峙争雄,次年病死,其子立国,国号唐,史称后唐。石敬瑭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沙陀族,后晋开国皇帝。喜读兵书,推崇李牧、周亚夫,参与朱温与李克用的“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显赫。后唐皇帝封赵国公,然君臣猜忌,起兵造反,却被困于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此举使中原王朝门户大开丧失险要,北宋时使汉人与北方民族的对抗中常常使其压制而不能大一统),做个“儿皇帝”,在其援助下灭亡后唐,建立后晋。刘知远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沙陀族,后汉开国皇帝。原在李嗣源、石敬瑭麾下颇得战功,后契丹攻陷后晋,刘知远向契丹投降又节节抗击,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小更一下,给大家讲一个小知识:赵匡胤、赵光义在建立大送时曾火烧水淹山西诸城,大若晋阳、小如邑县,这是为何?自从两晋以来,到宋建立时分分合合计有600余年,大小割据政权无数,北方政权却多与山西有关,诸如司马、刘渊、石勒、李克用、石敬瑭、刘知远等晋人皆为帝胄,也有拓跋、高欢、李渊等在山西起兵即位天子,因此世人皆以为三晋大地必有龙脉,太原因此得名龙城。宋建立后,赵氏不能安心,害怕山西又跳出一个皇帝将自己推翻,因此火烧水淹断此龙脉,结果就真的没有再出现过挑战者了。但是赵氏也并没有因此而稳坐江山,大家都知道宋严格来讲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就是因为北方契丹、西夏少数民族过于强大,本来儿皇帝石敬瑭就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中原门户已经洞开,赵又将山西天堑、太原重镇如此削弱,此后举全国之力都不能安定北方,只能年年岁贡以求平安。北宋时期
呼延赞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北宋著名将领,官至辽州刺史,抚州刺史。佘太君羌族,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又称折太君,名赛花,北宋名将杨业之妻、杨延昭之母,世有流传杨门女将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杨延昭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本名杨延朗,北宋名将。杨延昭自幼随其父杨业征战,杨业逝后,担负起北宋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在多年与辽兵征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将其守卫的遂城称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狄青公元1008年——1057年,汾州西河(今山西省汾阳市)人,北宋名将。善于骑射,精通兵法,勇而善谋。宋夏战争中,冲锋陷阵,战功赫赫。然而宋朝重文抑武,朝中猜忌,抑郁而终。司马光司马光(公元1019年——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编纂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宋金元时期
元好问公元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人,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是宋金对峙时机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擅长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篇成就较高啊,“丧乱诗”尤为著名。关汉卿约公元1234年——1300年,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元曲四大家”之首,元杂剧奠基人。以杂剧成就最大,今已知有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最为著名,被誉为“曲圣”。明清时期
罗贯中约公元1330年——1400年,并州太原府(今山西省祁县)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其中《水浒全传》与施耐庵合著,与《三国志通俗演义》并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傅山公元1607年——1684年,山西太原府阳曲县(今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人,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常以老庄之徒自居。经史之外,无所不通,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与其余五人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在当时啊有“医圣”之名。于成龙公元1617年——1684年,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官至江南江西总督、江苏安徽巡抚,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有三次被举为“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康熙皇帝赞誉“清官第一”,逝后追赠太子太保,赐谥“清端”。有《于清端政书》八卷传世。陈廷敬公元1638年——1712年,山西泽州府阳城(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人,清代大臣,著名学者。历任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后担任《康熙字典》总修官。雷履泰公元1770年——1849年,山西汾州府平遥县(今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人。中国票号创始人,1823年,创立中国了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分号遍布全国30余城,欧美、东南亚各国均有分号,以“汇通天下”著称,各地竞相效仿,全国各大票号达20余家,平遥商帮就有7个,极大促进全国金融流通,加速资本周转,对民族工商业发展啊做出极大贡献。乔致庸公元1818年——1907年,山西太原府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清末著名晋商,号称“亮财主”。出身商贾世家,资产万贯,清末国不将国,资产外流,一改不治家宅的习惯,耗费重金扩建祖宅——乔家大院,被誉为“清代北方名居建筑的一颗明珠渭南夏季旅游避暑好去处?
华山 山水清凉 华山,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夏季平均较高气温25℃左右 植被茂盛,满山青翠,植被覆盖率近90% 有大片的针叶林和阔叶林等各类植物 古树名木众多,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 对身体极有好处 给游人的感觉自然心旷神怡 清风做伴,白云悠游 盛夏来华山 山色清秀,天空湛蓝 看云卷云舒,与蓝天共清欢 与日出共绚烂,悠然自得
少华山 21℃的夏天 少华山的夏日酷爽无比 水质清凉无污染 空气清新 负氧离子含量高于市区40倍 常年气温在16℃左右 夏季更是在人体生活最舒适的21℃ 在少华山林间漫步 尽情感受21℃的清凉夏日
九宸枫华里开发商正规吗?
正规,有一定实力。
九宸枫华里开发商是陕西九宸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03月29日,注册地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环城南路西段,法定代表人为高琛。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建筑材料销售;建筑装饰材料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业管理;房地产咨询;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市场营销策划;图文设计制作;城市绿化管理;住宅水电安装维护服务;家用电器安装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房地产开发经营;建设工程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就是比起其它的体育活动带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谢谢邀请。回想起我的骑行生涯,应该是从2007年开始。
说起骑行,不得不从户外爬山说起。我是2003年加入户外行列,经过近4年和户外驴友登山中,我发现我的体力远远不如强驴。经常走在队伍的后面,因为我喜欢无线电,持有无线电操作证和电台执照,所以经常做整个队伍的收队。慢慢的感觉爬山对我失去了兴趣,而此时不少驴友已经改骑自行车,于是乎也加入他们的行列。
在骑行活动中,感觉比爬山更有意思。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依靠自己的体力骑得更远。虽然有时上坡很痛苦,但下坡的快感仅次于性生活的愉悦!而且车友中有一句话:骑行是在欣赏流动的风景。
在骑行中你会感悟到很多人生的道理。比如人生有一帆风顺也有各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如骑行有顶风也有顺风,有上坡有下坡。但是爬坡总有到坡顶的时候,顶风有时也会变成顺风。所以知道了这些,就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一些哲理,心态就会比较平和。上坡就当锻炼身体,下坡就是欣赏风景和享受骑行的快乐。
以上是精神方面,下面说说身体方面。毋庸置疑,骑行是较优的有氧运动方式,可以说是有氧运动之首,您若不信可以上网查查。我的感觉骑行主要锻炼人的心肺功能和四肢协调能力。还有就是骑行乡村,可以了解当地的各种风土民情,和老百姓的所思所想。跟当地老乡聊天,也是骑行的内容之一。
以上几点,就是我骑行14年来的感受和领悟。希望您能尽早加入骑行的行列。一则是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第二是锻炼了身体,开阔了眼界,让您感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红白喜事有哪些特殊的风俗?
渭南结婚风俗:大家都知道,馍是北方传统的面食之一,而花馍,则是平阳一种纯朴的民间美术形式,也叫平阳面塑。要用最佳精粉,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制作种种面塑,表达各自的理想和祝愿。这也是人家渭南人办喜事时最重的贺礼——花馍。这花馍可是只能看不能吃。 陕西渭南结婚风俗面花绑在柱子上 绑在红柱子上的面花是渭南华县的一大婚礼习俗,俗称“高馍盘”。“高馍盘”是竖立在婚礼喜堂两侧的面花柱,通常由婚主的嫡系亲属提供。面花柱的柱芯用竿箔围成,柱面用红纸裹就,柱面上插红筷子缠红线,分9至11层绑好各式各样的面花。 陕西渭南结婚风俗新娘子要挂老虎 新娘子挂老虎这是一种驱邪的做法,一是娶媳妇的路上把不吉利的消除掉,另一个寓意新媳妇欢腾如虎,进家以后健康长寿。渭南葬礼风俗:我只知道农村的,人老了一般夏天放三天,冬天有七天的也有三天的,下葬的头天晚上要迎饭,祭拜,就是亲戚朋友来摆的花饭,现在寿衣店都有现成的,几百到上千的不等,迎完饭后全体亲戚朋友要逐一奠酒,完了之后就是烧纸,再到第二天早上再亲戚朋友奠酒,然后就按时辰该到墓地下葬了
{理想}{车友群}